從去信任的BTC到代幣化的黃金 誰才是真正的「數位黃金」?

  • 2025-10-25

 

最近你身邊討論「黃金」的人,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對,我說的就是物理意義上的黃金。伴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和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黃金總市值(一度)站上 30 萬億美元,穩坐全球資產的頭把交椅。

與此同時,Crypto 世界也在發生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在被廣泛視為「數位黃金」的比特幣之外,物理意義上的黃金在加速鏈上化:以 Tether Gold(XAUT)為代表的代幣化黃金,已經通過 RWA 浪潮,獲得可分割、可編程甚至可生息的新能力。

它正在挑戰一個長期以來幾乎被比特幣壟斷的敘事:「誰才是真正的數位黃金?」

BTC:跨越十年的敘事流變

BTC 到底是貨幣還是資產?核心功能到底是支付還是價值儲存?抑或是類似於科技股定位的風險資產?

自 2009 年誕生以來,這個問題幾乎貫穿了比特幣的全部歷史階段。

雖然中本聰早在白皮書中就已明確表明 BTC 的「Electronic Cash」屬性,但伴隨著自身體量規模的演變,在過去 10 年的不同時期,這幾乎是來敘事幾經反轉、社區論戰不停的話題——從早期的支付手段,到「價值儲存」與「另類資產」。

尤其是 2024 年現貨 ETF 的正式通過,成為一個敘事轉折點,更多人不再看好比特幣成為交易和支付的「全球貨幣」,相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比特幣看作是擁有共識基礎的價值儲存標的,也即「數位黃金」:

和黃金一樣總量稀缺、產量可預測且穩定,但同時又具備黃金無法比擬的優勢:更好的可分割性(1 satoshi = 0.00000001 BTC)、可攜帶性(跨境秒級轉移)和流動性(7×24 小時市場)。

正因如此,比特幣在宏觀貨幣體系中,逐漸成為繼美元和黃金之後的第三種全球儲值邏輯。

據 companiesmarketcap 統計顯示,目前在全球 Top10 資產中,黃金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其總市值規模(28.4 萬億)遠超後面 9 名之和(26 萬億)。

要知道,即便在 BTC 突破 10 萬美元的當下,總市值也不過 2 萬億美元,僅僅相當於黃金總市值的約 1/15,而這其實也正是 BTC 社區不斷強調「數位黃金」敘事的底層動力,即瞄準傳統金融世界這塊最大、最古老的價值儲存標的。

只不過,有趣的是,當 BTC 努力向「數位黃金」敘事靠攏的同時,黃金自己也正在被「數位化」。

最直接的誘因便是伴隨著現實世界黃金的屢創新高,以及今年以來的 RWA 浪潮,使得以 Tether Gold (XAUT) 和 PAX Gold(PAXG)為代表的代幣化黃金迅速崛起。

由於它們是錨定於實物黃金,每發行一枚代幣,背後都有等量的物理黃金儲備作為支撐,所以這批「數位化黃金」產品,對 Crypto 和 TradFi 領域,無疑都是一個金融新品種。

「異軍突起」的黃金 RWA 浪潮

其實用「異軍突起」這個詞對代幣化黃金來說,可能並不十分精準。

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講,無論是目前體量最大的 XAUT,還是緊隨其後的 PAXG,都並不是新近才推出的網紅產品,相反是因為當前的 RWA 浪潮與宏觀市場行情,助力它們在獲得全新的戰略意義和市場關注度。

以 XAUT 為例,其早期萌芽最早可追溯到 2019 年底。彼時的 Bitfinex 和 Tether 首席技術官 Paolo Ardoino 就透露了 Tether 正計劃推出黃金支持的穩定幣 Tether Gold 產品,而 XAUT 白皮書也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就對外發布。

其中白皮書明確指出每枚 XAUT 代幣都代表一盎司實物黃金的所有權,Tether 保證準備了對應發行數量的實物儲備黃金,所有黃金都保存在「具備一流安全性的瑞士金庫中」。

截至發文時,XAUT 總發行規模已超 15.5 億美元,代表著約 966 根金條的實物儲備(總計 11,693.4 公斤)。

其實在 Tether Gold 的白皮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其對自身優勢的清晰定位:

相比於實物黃金,「黃金穩定幣」能夠將難以分割的貴金屬分割成更小的面額,更方便攜帶運輸,也極大地降低了個人投資的門檻;

相比黃金 ETF,實現了資產的 7×24 小時全天候交易,還沒有託管費,能大幅度提高資產的轉移速度和效率;

也即 Tether Gold 認為自己可以幫助用戶在擁有其背後錨定黃金的同時,還能獲取極高的流動性和可分割性。

換句話說,代幣化讓真正的黃金獲得了 BTC 獨有的「數位屬性」,使其第一次被數位世界完整吸納,成為可以自由流動、組合、計算的資產單元。正是這一步,讓 XAUT 這類代幣化黃金產品,不再僅僅是「鏈上的黃金憑證」,而是開啟了鏈上的廣闊空間。

當然,這一趨勢也讓市場重新思考:當黃金和 BTC 都成為鏈上資產時,它們之間的關係究竟是競爭還是共生?

代幣化黃金與數位黃金的思辨

總的來看,如果說 BTC 的核心敘事是「數位世界的稀缺共識」,那麼代幣化黃金(XAUT/PAXG)的最大區別則在於「將稀缺共識引入數位世界」。

這是一個細微卻本質的差別,其中 BTC 完全從 0 創造出信任,而代幣化黃金則把傳統的信任結構數位化,就像 CZ 最新發推直言:

「代幣化黃金並非真正的鏈上黃金,而是基於對發行方履約能力的信任。即使在極端情況下,如管理層變更或戰爭,用戶仍需依賴這一信任體系的延續。」

這句話點出了代幣化黃金與比特幣的根本差異,即比特幣的信任是算法共識,沒有任何發行方或託管機構,但代幣化黃金的信任是機構信用——需要相信 Tether 或 Paxos 會嚴格按照儲備承諾執行。

這也意味著,比特幣是「去信任」的產物,而代幣化黃金是「再信任」的延伸。

當然如果僅從資產價值維度的加成來看的話,在傳統金融體系中,黃金的核心價值在於避險與保值,但在區塊鏈語境下,代幣化黃金第一次擁有了可編程性:

它可以作為 DeFi 協議的抵押品,在 Aave、Compound 等平台借出穩定幣,進行槓桿或收益管理;

它可以被整合進智能合約邏輯,成為有收益的黃金,有望實現黃金生息(Yield-bearing Gold);

它還可以通過跨鏈橋在不同網絡間自由流通,成為多鏈生態的穩定流動資產;

這種變化的本質,是黃金從靜態儲值品變為動態金融單元,通過代幣化技術為黃金賦予了比特幣式的數位屬性——可驗證、可流動、可組合、可計算,這意味著,黃金終於不再只是躺在金庫裡的價值象徵,而成為了鏈上世界中可以參與收益、生成信用的「活資產」。

客觀而言,在流動性趨緊、Alt 資產疲軟的當下,RWA 浪潮的興起讓黃金、債券、股票等傳統資產重新進入加密視野,代幣化黃金的熱度,恰恰說明市場正在尋求一種更穩健、更確定的鏈上價值支點。

從這個角度看,在 RWA 浪潮下加速發展的代幣化黃金,並非要(也並非能)取代 BTC,而是作為 BTC「數位黃金」敘事的完美補充,成為了一種兼具數位資產的高效流動性和傳統黃金的避險確定性的金融新品種。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