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斯蒂芬·羅奇:AI對經濟產生滯後影響 中國完全有能力受益
中國在AI應用場景、數據規模、政府動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隨著中國「應用端創新」潛力逐漸釋放,中國經濟迎來新的增長動力。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Stephen S. Roach)在2025外灘年會上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就AI經濟影響而言,應用方面帶來的好處在短期至中期內可能更為顯著,中國完全有能力享受這些好處。
斯蒂芬·羅奇親身經歷了早期的科技浪潮,它們的影響都需要時間才能顯現。在20世紀90年代末,他對信息技術對生產力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研究,最終體現在生產力統計數據中。
對於人工智能時代,他對記者表示,未來很可能會看到人工智能產生類似但滯後的影響,對中美等國都是如此。
隨著AI技術的發展,斯蒂芬·羅奇期待共同的挑戰創造出中美之間亟需的「新合作空間」,成為穩定兩國關係的一個意想不到的支點。他希望中美進行更多的合作,從人工智能到網絡安全,再到全球健康問題,在重要問題上捍衛共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