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關稅由誰買單?高盛最新分析:美國消費者將負擔超五成成本
經濟學家們表示,由於提價需要時間,目前「美國企業可能正在承擔更大比例的成本」。
「如果近期實施的和未來的關稅對價格的最終影響與今年早些時候實施的關稅相同,那麼美國消費者最終將承擔55%的關稅成本。」
他們寫道,今年迄今,關稅已使美國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上升了0.44%,到12月時廣泛的關稅可能會將通脹率推高至3%,遠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總統和政府的立場一直很明確:雖然美國人可能會面臨一段因關稅打破已然讓美國處於不利地位的糟糕現狀而產生的過渡期,但關稅的成本最終將由外國出口商承擔。」
「作為對關稅的回應,企業已經在轉移供應鏈並使其多樣化,包括將生產轉移到美國。」
儘管特朗普及美國政府官員一直堅稱貿易夥伴承擔關稅成本,但美國進口商需支付由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執行的關稅,而當企業將成本轉嫁時,消費者面臨更高價格。外國企業為維持市場佔有率而降價時也會吸收部分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在其最新分析中下調了對關稅影響的預期。該行8月時曾表示,截至6月底,美國消費者已承擔約22%的關稅成本,但預計這一比例將躍升至67%。
高盛8月份的這份報告引發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該行及其執行長大衛·所羅門的猛烈抨擊。
「他們很早以前就對市場反應和關稅本身做出了錯誤的預測,他們錯了,就像他們在許多其他事情上錯了一樣。」 特朗普當時在其社群媒體平台上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