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理論首先指出,股票市場是分為長期走勢,中期走勢和短期走勢的。這一期走勢的特色如下:
1.長期走勢
道氏理論用潮水的漲退比喻股票市場的一個趨勢。長期趨勢等如潮水的漲潮或退潮。如果在漲潮,整體潮水是會一路向上漲的。每一次潮水沖上岸邊的時候,都會越沖越高。但潮水是不停留的,是活動的。每一次潮水拍岸的時候,都會比上一次為高,每一次拍案都會向前沖,然後就退後些許,又再向前沖,但每次的向前沖,都比上一次的潮水沖得更遠,在一段時間之後,漲滿的潮水就會淹蓋了一片沙石。
股票市場也一樣會有漲潮的時候。這時股票市場一路會上升。但上升的途中,亦會間中後退些許。後退些許之後,又會再向前沖。每一次後退完再向前沖的時候,股票指數都會比上一次為高。股市長期的走勢,如果是大升勢,就像潮水的漲潮一樣,水位不斷上漲,大市的指數和個別股價也會不斷向前,不斷上漲。
退潮的時候也是一樣,當海水退潮之時,每一次沖上岸邊,都會離開岸邊越來越遠,我們見到岸邊的沙石會越來越多,之前還是被水淹蓋的沙石,慢慢就會浮現出來。但海水的退潮也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退潮是潮水逐步逐步的退出,每一次潮水向後退之後,仍然會再向岸上湧,如此後退,再向上湧,再後退,再向上湧,每一次潮水都退卻了一些,整體而言,就是退潮的現象。
股票市場的大趨勢,如果是跌市的話,就像潮水的退潮一樣,每一次都下跌,但下跌之後,又會回升些許,回升些許之後,又會下跌,而且每一次下跌都比之前跌得更深,跌得更重,不論是大市的指數和個別股票價位,都一次比一次為低。
2.中期走勢
以上將股市的大趨勢比喻為海水的潮漲潮退。股市的長期升勢就像海水的漲潮一樣,雖然每一次拍岸之後,波濤都會後退,但再拍岸的波濤又會比上一次更高。股市大勢是長期跌市的話,則每一次泊岸的波濤都會比上一次離岸越遠。雖然每一次後退完,波濤會再捲上岸邊,但已經又遠一些。這是股市的大趨勢。
股市中期的走勢,就是長期大勢之中的無數的上落,就像漲潮之時,每一次潮水都向上漲,但漲完之後,會向後退,才再漲得更厲害。這些每次上漲、後退、再漲、再後退的後退過程,都是一個大漲潮中經歷多次的現象。海水大漲之後,小回,就是一個中期的走勢。股票市場也是一樣,大升之後,通常會有一段短時間回落。這段短時間的回落,就是中期走勢。
潮水退潮的時候就剛好相反,每一次潮水都向後退,但後退之後,又會再湧上岸,既是退潮之時,會出現後退,再向前湧,再後退,再向前湧。這是退潮中經歷多次的現象。股票市場亦一樣。每一次大跌市,都會出現短期的回升,然後再下跌,再回升,再下跌,多次的下跌、回升就構成了一個大跌勢。但每一次的跌後回升,都是一個組成大跌勢的一部分,這就是股票市場中,道氏理論稱之為中期走勢的情況。
道氏理論以波浪來形容中期的走勢。潮水是大方向,波浪則是中期的情況。在大方向的漲潮及退潮中,就會產生很多中型的波浪。
3.短期走勢
股市的短期走勢,若仍以潮水作為比喻,潮水的大漲潮和大退潮就是大趨勢,亦既是長期趨勢,漲潮的向後湧,或是退潮的向前湧,就是中期走勢。至於每日股市的升跌,甚至每日不同時段的升跌,這些極為短期的走勢,就像潮水中間起了一些漣漪。這些漣漪對大趨勢並不會發生影響,長期或是中期的走勢依然繼續。但偶爾所起的漣漪不一定會和長期的趨勢一樣,譬如大趨勢是向上的,偶爾也可能會有三兩日大跌市。大趨勢是向下的,偶爾也有可能出現三數日的大升市。這些漣漪也不一定和中期的趨勢相符,中期趨勢是向上的,偶爾也可能會大跌數日,中期趨勢向下的,也偶爾會大升數日,但對中期趨勢方向卻無損。漣漪所起的作用有限,但事實上卻存在。
道氏理論指出,股市的走勢,就是這三種,長期、中期和短期的走勢。長期走勢是漲退潮,中期走勢是波浪,短期走勢是漣漪。能夠分辨出股票的長期走勢、中期走勢和短期走勢,就已經可以算掌握到道氏理論的精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