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能電芯「一芯難求」 概念股集體大漲
消息面上,據央視財經報導,目前中國大陸儲能電芯的需求十分強勁。頭部電池企業均表示工廠已處於滿產狀態,一些訂單已經排到明年年初。
據中國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的目標,到2027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達到1.8億千瓦以上,這將拉動新增項目投資約2500億元。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仍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為主,各類技術路線及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培育一批試點應用項目,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的儲能市場維持著較高的景氣度。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數據,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56.12GWh,年增68%。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儲能需求超預期,核心驅動在於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動峰谷電價差拉大,加上容量電價政策出台,推動儲能IRR提升。儲能需求驅動力快速由新能源強制配儲轉向經濟性驅動。海外市場,美國以外市場需求維持高速增長,「大而美」法案核心限制2026年後開工項目,預計裝機端需求影響有限。鋰電方面,儲能需求超預期帶來的產業鏈量利齊升邏輯持續兌現。
中信建投表示,繼續看好儲能、鋰電板塊景氣度抬升。當前核心矛盾為儲能需求持續性是否能夠帶動2026年需求預期在20%的增速上繼續上修,關注四季度儲能招標、11月底電池企業要貨預期以及2026年電動車以舊換新政策及鋰電排產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