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規模有望繼續增長
不過,在近年市場行情持續震盪,主動權益類產品收益回撤明顯的背景下,ETF也走上發展快車道,規模迅速攀升。2023年8月,ETF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從1萬億到2萬億元,用時近三年。
直至2024年9月,ETF規模突破3萬億元,相較於上一次進程再次加快,用時一年。2025年4月,ETF規模首次突破4萬億元,僅用時半年再一次實現跨越式突破。而ETF規模從4萬億元到5萬億元,僅用時4個月。可以看出,ETF規模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對於ETF規模快速增長的原因,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表示,ETF已經成為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的一個重要通道。同時,由於股市行情上揚後,投資者投資意願增強,投資ETF也是參與股市的一個重要投資方式。
柏文喜也認為,近期A股市場持續走強,ETF作為資金入場的核心通道,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推動規模快速增長。同時,近年來,「國家隊」也頻頻增持多隻寬基ETF,不僅助推其規模增長,也帶動了投資者對ETF的關注度。另外,ETF具有透明度高、工具屬性強、費用低等優勢,符合當前市場的實際需求。
今年5月,中國證監會印發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也優化了權益類基金註冊安排,明確推出更多場內外指數基金和中低波動含權型產品,促進權益類基金創新發展。回顧年內,也有多類新型ETF面世並獲得市場追捧。
例如,首批自由現金流ETF、科創綜指ETF、科創債ETF在年內相繼獲批。其中,首批10隻科創債ETF均一日售罄,單日合計吸金300億元。另外,第二批科創債ETF也已上報,正等候監管獲批。
楊德龍還提到,ETF規模大幅增長給資本市場帶來了增量資金,對於基金公司而言,增加了管理費收入。對投資者來說,則是通過投資ETF來分享股市上漲的收益。預計未來ETF市場還會發展壯大,特別是當前行情逐步確認在牛市的背景下,多數投資者還是會通過繼續增持ETF參與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