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步入生息新時代

  • 2025-08-21

 

曾經只能靜止不動的穩定幣,如今正煥發出全新的生機。傳統模式下,發行方通過用戶資金投資美債獲取巨額收益,而持有者卻只能做「無息儲戶」,這種不公平格局正在被打破。

長期以來,穩定幣持有者一直處於尷尬境地:雖然資產價值穩定,但收益為零,而發行方卻將用戶資金投入美國國債等安全資產,坐享每年數十億美元收益。Tether 披露的數據顯示,其持有超 1570 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位列全球第 18 大美債持有者,2025 年第二季度運營利潤高達 49 億美元。

但這一格局正在被徹底顛覆,收益型穩定幣的崛起,正讓穩定幣從「價值錨定工具」升級為「生息資產」,開啟穩定幣的「分紅時代」。

收益型穩定幣:重新定義穩定價值

收益型穩定幣的核心在於其底層資產能產生收益,並將該收益通過智能合約直接分配給持有者,這與傳統穩定幣(如 USDT、USDC)形成鮮明對比——前者讓持有者成為「無息儲戶」,後者則將持幣轉化為被動投資工具。

其運作邏輯可簡化為:

• 用戶存入美元購買穩定幣
• 發行方將資金配置於生息資產(如美債、質押收益)
• 收益通過鏈上機制自動分配給持幣人
• 持幣人享受「持有即生息」的紅利

這一模式打破了發行方獨佔收益的壁壘,將美債利息等傳統金融收益通過代幣化形式回饋給用戶。

頭部項目:收益與風險的多元圖譜

當前收益型穩定幣已形成多層次的生態格局,滿足不同風險偏好需求:

• Ethena 的 USDe:採用「ETH 質押 + 永續合約對沖」的 Delta 中性策略,年化收益曾高達 30%,當前約 9.31%。其市值已突破 100 億美元,成為該領域的流量擔當。
• Ondo Finance 的 USDY:錨定短期美國國債,提供約 4%-5% 的穩定收益。本質是代幣化票據,由國債和銀行存款擔保,吸引保守型投資者。
• PayPal 的 PYUSD:2025 年升級為生息型穩定幣,用戶可在支付場景中同步賺取底層美債利息。
• MakerDAO 的 USDS:DAI 的升級版,用戶存款可享 4.75% 儲蓄利率(SSR),存款規模近 20 億美元。

價值重構:從「工具」到「資產」的躍遷

收益型穩定幣的爆發不僅是技術迭代,更是經濟模型的革新:

  1. 重新分配金融價值
    將發行方獨佔的百億級美債收益,通過鏈上機制返還用戶,例如,若美債收益率為 4%,萬億美元穩定幣市場每年可產生 400 億美元利息——收益型穩定幣讓用戶從旁觀者變為分享者。

  2.  
  3. 打通 RWA(真實世界資產)的核心管道
    代幣化國債是收益型穩定幣的底層支撐,截至 2025 年,鏈上代幣化國債市值超 58 億美元,並以 25% 的季度增速擴張,穩定幣成為傳統收益流向加密世界的「合規橋樑」。

  4. 激活 DeFi 可組合性
    用戶可將 USDY 在 Aave 中抵押借貸,或在 Curve 中做市,疊加額外收益。例如,USDY 基礎收益 4.5%,通過 DeFi 策略可提升至 6%-8%,形成「生息-復投」閉環。

市場預測,在監管合規、跨境支付擴張及傳統金融接入的推動下,穩定幣市場規模有望在 2030 年突破 1.4 萬億 - 4 萬億美元,收益型穩定幣將佔據穩定幣市場規模總量 15% 以上。

收益型穩定幣標誌著穩定幣從 1.0(錨定工具)向 2.0(生息資產)的躍遷,它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產物,更是金融權力重新分配的歷史進程——將曾經被機構壟斷的無風險收益,通過代碼分配給每一個持幣者。

穩定幣的「生息時代」,本質是加密市場對傳統金融利益分配機制的再造,它不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交易環境,更通過 DeFi 組件將收益型穩定幣的潛力最大化。

未來隨著 RWA 代幣化規模的進一步擴張,穩定幣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將更加緊密,當持有穩定幣能獲得 4% 年化收益時,它已具備挑戰傳統貨幣基金的基礎條件,成為連接現實與數位世界的價值紐帶。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