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歸屬
公開的來源記錄讓以前無法或難以實現的用例成為可能,例如,在二級市場上出售的藝術品或其它資產的版稅。
Rarible*、SuperRare 和 Zora 在版稅實現上提供不同的功能和互操作性。Mirror 在應用層面上實現了版稅,並提供「splits(分拆)」功能,讓作家可以將出售作品所得收入分配給其他人。
版稅也可應用於除數字藝術品和音樂之外的內容。例如,TikTok 上的「renegade」舞讓 Charli D’Amelio 一夜成名。Charli(目前已有超過 1.12 億關注者)和 TikTok 賺得盆滿缽滿,然而這支舞的原創作者 14 歲的 Jalaiah 卻默默無聞。NFT 恰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將這類內容代幣化,將內容變現所得歸屬於原創者。未來,運動員、舞者、攝影師和其他創作者會直接將他們的內容鑄造成 NFT,然後享受其內容所帶來的讚譽和經濟收益。
經濟歸屬也可以通過編程的方式分配給不同的 NFT 所有者。最近,Planck 通過將一項科學研究的成果鑄造成 NFT,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實驗。此外,Planck 將實現名為「SplitStream」的功能,可以直接將一個 NFT 的未來銷售額的一部分分配給其它 NFT。
「SplitStream」功能旨在通過創建一個文獻引用圖譜和面向 NFT 所有者的級聯收入流來激勵學術研究並為其提供資金。
交易
實現 NFT 之間的交易很重要,因為這會開闢更多潛在交易對,從而促進流動性和價格發現,但是由於 NFT 天生缺乏流動性,要實現這點很難。
基於訂單簿的 0x 協議率先在 2019 年通過 ZEIP-28 解決了這一問題,向用戶開放了 NFT 對交易功能。也就是說,買家可以使用一個 NFT 來購買協議支持的另一個 NFT,但是買家必須指定想要購買的 NFT。之後,0x 又推出了基於屬性的訂單功能,讓買家可以創建訂單來購買滿足一組特定屬性的資產。這一功能實際上是基於特定屬性將原本分散化的各類 NFT 流動性集中起來。
其他解決方案試圖將同質化 ERC20 代幣作為中間方來促成交易。為了實現 NFT 對交易,NFT20 為每類 NFT 鑄造了 ERC20 代幣,並根據類型將這些 ERC20 代幣集中起來,然後通過恆定函數做市商(CFMM)讓這些 ERC20 代幣可以利用相同的記賬單位跨越不同的交易池交易。
例如,如果有一個 MASK20/ETH 交易池和一個 MCAT20/ETH 交易池,用戶能夠在 Uniswap 上即時使用 MASK 買入 MCAT。這個解決方案尤其適用於收藏品,因為收藏品中只有少量高價值資產,絕大多數都是有明確底價的低價值資產。
另外,由於以太坊交易的原子性和 DeFi 協議的可組合性,開發者可以在一筆交易中將多個中間代幣和流動性池連接起來,從而實現各類 NFT 之間的交易。
部分所有權
部分所有權是一種可以有效實現資產訪問民主化的方式,一直以來都應用於度假房產之類的高價值資產。Otis 將這種方式應用到了傳統藝術品和收藏品上,即,購買這類資產,將它們存儲在金庫中,並發行代表這些資產的所有權的股票。
NIFTEX* 則將部分所有權概念引入了 NFT 領域,讓某個 NFT 的所有者可以將這個 NFT 存儲在智能合約內,並發行代表該資產的「碎片(ERC20 代幣)」。集齊所有「碎片」或一次性買斷即可獲得該 NFT 的完整所有權。
一組資產的所有權也可以進行分割。例如,Metakovan 發行的 B.20 token 就包含了 28 種資產,從 Beeple 的密碼學藝術品到 Cryptovoxel、Decentraland 和 Somnium Space 裡的虛擬土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