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與股票有什麼區別?

  • 2025-08-05

 

比特幣BTC與股票的幾大區別如下:

  1. 購買份數:股票需要1股股買,或者1手手的買,基本都是1或者10的整數倍,但數字貨幣可以0.1, 0.01甚至0.0001的份額進行購買,所以BTC雖然貴,但是並不需要一定按1 BTC一買,可以0.1這樣進行小數點級別的購買。

這種特性,也加大了數字貨幣的靈活性與流通性。也是最需要理解掌握的一點。不過目前由於BTC還沒有ETF,從傳統券商購買似乎只能買如灰度基金的基金份額GBTC,實際並不是購買BTC,而是購買基金,灰度再去操作。也有各國基金陸續申請這種類似的份額。

個人可以去交易所進行購買,這裡就先不過於描述了,但野雞的交易所一定不要碰。

  1. 股票代表公司份額,但數字貨幣不一定有具體項目方,也不一定具有等同的公司份額。但是會有多種不同的作用與玩法。

股票:買了你就是股東,等於有了公司的一份額,公司賺錢可以給你分紅也可以體現到股價的漲跌上。你實際並沒有真正的擁有股票,大多數散戶實際是委託在券商broker裡面的。散戶投資人是無法實時把股票進行轉移到自己錢包的。

加密貨幣:購買,就等於真正擁有了數字貨幣,你可以選擇把它存放在交易所,或者單獨申請一個網絡錢包,存在自己的錢包中,你隨時進行轉移(保護好私鑰與助記詞)。等於你完全擁有了這個加密貨幣,它的價值也隨著漲跌而波動,但是你自己可以選擇把它存放在哪裡。隨時可以轉移,這也是加密貨幣的一大特點,比如BTC,你買了BTC轉移到自己錢包,online可以看到這個地址的轉移,價值也隨著完成轉移。

其次,token還會有不同的玩法,比如參與staking或者參與治理投票或者參與遊戲,或者你的權證等等,並不像股票一樣單一的價值完全體現於公司賺錢的價值與預期。

簡單總結來說:

  1. 加密貨幣Token和股票都有盈利預期或未來建設預期產生的估值價值;但盈利預期有所不同,比如股票是完全放映你公司本身價值的產出,例如$拼多多(PDD)$ 賣貨很多收入增加,然後擴招,大家預期它下一波銷售會更多從而帶來收入的提高,從而導致公司市值的提升。股價與公司本身的價值預期是關聯的,也就是證券。

而數字貨幣這裡面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智能合約平台建設類ETH,沒有具體的公司,完全的開源,平台上應用可能會應用到智能合約產生的gas燃燒ETH,這也變相帶來了ETH的價值提升。其他在以太坊上面搭建的項目也會為期提供價格提升的預期,但這裡面完全就不是證券與公司那套邏輯了,而是類似於供需與數學的邏輯,或者說生態價值。

BTC這種就更是完完全全去中心化的項目,大家認可其可以替代黃金,並且可以價值實時轉移,機構認可(Paypal,貝萊德,高盛等國際大機構),才出現了價格同時穩步的上升。機構的共識形成,認為其可以安全的作為數字網絡黃金來存儲價值,這時,就要從基本面市值的角度考慮BTC的價格而不是從過多的技術分析量價分析來考慮BTC的價格了。

如此看來token的價值複雜性要高於股票的相對複雜性。但有一些token就過於類似證券,所以也會被SEC盯上,這些token如果被起訴成功,就要遵守《證券法》,那麼他們的項目方就要證明其沒有操控市場。近期被SEC頂上的就是Ripple XRP加密貨幣。因為主要XRP由Ripple發行,沒有啥太多的其他應用與生態,高層還一直賣幣拋售,就過於類似股票了。

  1. 但Token有使用與應用價值,而股票沒有(比如token做成遊戲幣,token做成藝術品代碼類或者token做成的房產證)。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