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搶籌港股忙 青睞科技、新能源等優質資產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展現出強勁吸引力。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收盤,香港恒生指數年內漲幅超27%。
外資機構紛紛搶籌港股優質資產。香港交易所中央結算系統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穩定型外資與靈活型外資的持股比例累計達60.4%。
國泰海通證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吳信坤表示,分行業看,外資在港股大部分細分行業仍占主導地位。
估值仍具較強吸引力
港股為何成為外資「必選項」?綜合來看,配置邏輯包括:
-
全球資本再平衡:國際資金回流新興市場;
-
估值優勢:港股當前估值具吸引力;
-
科技板塊崛起:尤其科技、AI等領域。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指出,美元走弱時,全球流動性寬鬆將推動資金淨流入新興市場,H股持續受益。聯博基金副總經理朱良稱,隨港股IPO擴容,將進一步吸納全球資金。
相比其他股市,港股估值優勢明顯。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主管王宗豪表示,資金流動和創新仍是短期股市表現的關鍵驅動力。
從估值看,港股優質資產(如科技、消費、醫藥)普遍低於A股。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高級策略師李
萌指出:
-
科技/AI:全球資金關注焦點,今年表現亮眼;
-
新能源:長期增長邏輯獲資金青睞;
-
高股息銀行股:穩健收益吸引機構長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