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吃貨是什麼意思?機構吃貨股票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 2025-07-08


機構吃貨是什麼意思?機構吃貨股票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機構吃貨是指機構投資者大量買入股票。通常指單筆成交超過50萬股,或金額超過100萬元,且佔流通股比例0.1%以上。相反,機構吐貨則是指機構投資者大量賣出。機構吃貨意味著主力資金更看好該股票,做多力量較強。同時,機構吃貨會吸引市場散戶跟風買入,共同推動股價上漲。因此,機構吃貨通常是好事。但受市場情況影響,即使機構吃貨,股價也可能下跌。


如果機構為了拉抬股價而吃貨,讓股票更容易維持在高位,或在次日吐貨,這就是壞事。例如,在股價下跌過程中,機構可能預期後市繼續下跌,為了減少損失,利用尾盤買入部分股票推高股價,吸引散戶跟進,以便後續出貨。一旦出貨完成,股價可能繼續下跌,甚至跌停。


如果機構吃貨是為了籌資操作,在買入量推動下股價上漲,則是好事。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個股即將發布重大利好消息時,機構提前在尾盤大量買入以進行布局。


主力資金能影響甚至控制股市短期走勢。這些資金通常由大型機構掌控,他們研究全球宏觀經濟環境、企業微觀環境,並掌握國家政策與新興經濟趨勢。若散戶能跟蹤主力動向,謹慎分析並果斷行動,就有機會獲得超越市場平均的回報。


機構吃貨後股價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機構的目的是賺錢。他們可能先壓低股價吸籌,吸夠籌碼後拉高股價,再逢高出貨以獲利。如果機構吃貨時股價快速上漲,反而難以獲利。若出現大單買入但股價不漲反跌,可能原因包括:

  1. 主力假吃貨真出貨:主力用大單買入製造吃貨假象,實際用小單出貨。當小單賣出量超過主力買入量時,股價下跌。

  2. 交易數據誤判:交易軟體的資金流向數據僅供參考,可能不準確。例如,主力掛大單後撤單,但系統仍計入買入數據。

  3. 低位誘多出貨:股價低位時出現大單流入,可能是主力藉利好消息拉高股價後出貨,導致後續股價下跌。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