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港股行情背後的主導力量 後市前景幾何

  • 2025-07-29


解析港股行情背後的主導力量 後市前景幾何

在全球市場中,港股成為資金偏好的目的地。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持續活躍,恒指更在7月觸及25,735.89點的高點,創下自2022年以來的新高。

從港股活躍的維度來看,主要體現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方面,IPO市場持續火熱,大型A股公司赴港IPO不斷,再融資活動增加,打新交易也明顯活躍;二級市場方面,成交額顯著提升,南向資金加速流入,規模已超過8,200億港元,超越去年全年水平。

誰在主導港股行情?
顯然,僅靠基本面無法推動港股形成現有行情。談及這一問題,流動性是主導因素之一。中金7月發布的研報顯示,宏觀和微觀流動性均較為寬鬆,共同塑造了港股目前的走勢。此外,結構性行情活躍,板塊表現優於指數,本輪行情中熱門板塊的資金抱團和擁擠交易現象明顯。

流動性的途徑
基本面提供支撐,而資金充裕、流動性良好則讓港股市場持續活躍。

近期,港股市場的大漲行情仍在延續。截至7月28日收盤,恒生指數上漲0.68%,報25,562.13點。在此之前,恒指曾在7月24日盤中觸及25,735.89點的高位,創下2022年以來最高紀錄。

拉長時間線來看,自2024年9月11日盤中觸及16,964.28點的低點後,恒生指數震盪上行,並分別在2024年10月和2025年3月迎來階段性高點,隨後進入震盪回調。統計顯示,2024年9月11日至2025年7月28日的214個交易日內,恒生指數累計漲幅達48.32%。

在港股持續活躍的背後,流動性主要來自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
根據中金研報,宏觀層面上,內地資金充裕但缺乏優質資產,推動資金持續流入港股。此外,局部宏觀流動性也異常寬鬆,主要體現在Hibor(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回落,為市場釋放了流動性。同時,外圍宏觀流動性亦不容忽視,自第二季度以來,市場持續「去美元化」,客觀上也促使部分資金回流,外圍流動性相對寬鬆。

微觀層面則體現在南向資金和海外資金。中金研報指出,南向資金年初至今累計流入達8,200億港元,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個人投資者(通過ETF)和交易型資金貢獻了大量增量。外資方面,長線外資尚未明顯回流,但區域性和交易型資金已出現結構性流入。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