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ETF:進一步加深全球化投資互聯互通合作

  • 2025-07-26

 

近年來,中國證監會相繼打通了中日、深港、滬港、中新、中沙、中巴等地ETF互聯互通,一批互掛ETF產品誕生,上演「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奔赴。

上交所報告顯示,互聯互通推動地域覆蓋進一步豐富,從產品覆蓋地域情況看,除了中國香港和美國市場外,當前跨境ETF還覆蓋日本、德國、法國、韓國、東南亞、沙特等地區。

早在2019年6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日本交易所集團分別舉行了中日ETF互通開通儀式,標誌著中日ETF互通項目正式開通。易方達、華夏、南方、華安基金的4隻中日ETF互通產品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2023年,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新交所泛東南亞科技ETF在上交所上市,滬新互通ETF正式啟航。2024年年中,滬深交易所與沙特交易所集團合作,通過跨境ETF促進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和南方基金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於7月上市,跨境ETF的地域覆蓋範圍增加到中東地區。

今年3月28日,利安—招商中證紅利指數型ETF(Lion-China Merchants CSI Dividend Index ETF)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中新ETF互掛再落一子。值得關注的是,利安—招商中證紅利指數型ETF設立了人民幣份額,是首隻可使用人民幣交易的ETF互掛產品。

隨著互聯互通範圍進一步擴大,跨境ETF有望成為連接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橋樑。分析人士認為,ETF互掛模式為境內投資者開闢了一條投資境外市場的便捷投資通道,這一模式在流動性、交易效率和基金運作等層面也有顯著優勢。近幾年,ETF互聯互通迎來大發展,進一步便利境內外投資者參與兩地資本市場,增強A股對境外中長期配置型資金的吸引力。

上交所報告顯示,過去20年,境內利率處於下行周期,境內股票和債券資產呈現長期上行趨勢,且收益互補特徵明顯。在低利率時代,單純配置境內股債可能已經無法滿足投資者對於風險分散和收益優化的需求。無論是將配置的品類擴充到商品和外匯,還是將配置的地域拓展到海外成熟與新興市場,長期來看,都將是大類資產配置的必然選擇。隨著大類資產配置體系發生改變,以及全球化投資需求的增長,跨境ETF將在財富管理行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