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中龍頭概念的起源與發展
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A股一批悟道者早在多數投資者仍處「蠻荒時代」時,就已發現龍頭現象、總結龍頭規律,並大膽靈活運用。需說明的是,A股的龍頭哲學沿著三條路徑縱深發展,形成「一花三葉」的格局。
第一條路徑:股權龍頭(價值龍頭)
將龍頭規律基本面化、長線化。這批悟道者發現,龍頭規律的最大價值在於基本面——若某家上市公司基本面足以「一覽眾山小」,則長期重倉持有遠勝任何投資方法。該流派認為,對龍頭企業不應視為股票,而應視為股權,因其在實業界具統治地位,最佳策略是模擬股權投資者,享受其長期競爭優勢。這批人長期持有茅台、恒瑞、萬科等,甚至跨市場佈局騰訊、網易、好未來等海外龍頭,乃至全球配置亞馬遜、蘋果、谷歌、高盛,累積巨額財富。
第二條路徑:黑馬龍頭(盤面人氣龍頭)
將龍頭規律博弈化、短線化,並與A股獨特的漲跌停制度結合,通過題材、熱點、板塊效應製造稀缺性與逼空效應,形成一套獨特的短線博弈技巧。這批悟道者深諳「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行情情緒高漲時鎖定「賊王」獲取超額收益。他們在A股翻江倒海,創造十年萬倍神話,如今活躍於滬深紹杭甬龍虎榜的頂級遊資(如中信淮海中路、光大金田路、銀河紹興路、歡樂海岸、杭州四季路、寧波解放南路等),皆為此道高手。
第三條路徑:白馬龍頭(價值投機)
此流派走中間路線,既非純靠市場情緒,亦非盲目長持,而是將價值與短線博弈結合。其選股邏輯是「價值為先」,挖掘潛在價值突變標的,再以短線手法推波助瀾。本質上是將基本面價值與博弈面人氣共振,形成獨特戰法。因標的多為價值白馬股,故稱「白馬龍頭戰法」。
本質統一:龍頭哲學的三大分支
表面看三條路徑迥異,但核心均遵循龍頭哲學——尋找各自的「Leader」、各自的「王」,即龍頭股。各流派依自身邏輯結出碩果,共同構成A股龍頭投資的豐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