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長尾效應?

  • 2025-07-18

從人類的需求來看,大多數的需求會集中在頭部,我們可以稱之為流行;而分佈在尾部的需求是個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但是,將所有零散的、小量的個性化需求堆積在一起,便會形成一個比流行市場更大的市場,同樣也可以創造出驚人的價值。

 

長尾效應,最早用來描述互聯網領域,諸如亞馬遜公司,Netflix等網站的商業和經濟模式,就是說那些原來不受重視的銷量小、但總類多的產品,累積起來的總收益,超過主流產品的現象。

 

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利益驅動之下,多數企業注重需求曲線的頭部,卻忽視尾部,結果,實際形成了企業之間對頭部的"紅海"之爭,而對藍色所代表的更加廣闊的"藍海"市場,卻有忽略之嫌。該理論分析指出,商業經營者應該反向思考,不再只是集中精神於20%的主要產品內容,而是應該注意80%的「長尾巴」。

 

長尾效應的應用:

 

原來的經濟,受限於信息半徑,基本都有一個區域限制。比如條街道上的水果店,大家愛吃蘋果,只有少數人愛吃榴蓮,那麼水果商肯定只上貨蘋果,榴蓮這個生意就不做了,因為為少數客戶的單上了貨架,根本不夠成本。

 

但是,如今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各種限制,商家可以轉向需求的尾端,讓這種尾端的生意獲取利潤變成了可能。Google是一個最典型的「長尾」公司,數以百萬計的小企業和個人,此前從未打過或從沒大規模地打過廣告。他們小得讓廣告商也不會盯上,甚至自己都不曾想過可以打廣告。但Google的Adsense把廣告這一門檻降下來,它是自助的,價廉的,誰都可以做的。

 

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代表了一個巨大的長尾廣告市場。無數的小數積累在一起,就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大數,無數的小生意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不可限量的大市場。亞馬遜網上書店成千上萬的商品書中,一小部分暢銷書佔據總銷量的一半,而另外絕大部分的書雖說個別銷量小,但憑藉其種類的繁多積少成多,佔據了總銷量的另一半。

 

長尾現象提醒我們,原來20%的關鍵客戶,已經不能帶來80%的銷售收入,並不是關鍵客戶和主流商品的銷售變少了,而是我們原來不在意的「長尾」變得更長了,原來「邊緣化」的部分佔到的份額在增加。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