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聯邦政府近日正式啟動一項公開諮詢程序,計劃允許在其境內發行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這一舉措被視為瑞士邁向「加密未來」的關鍵一步,標誌著該國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制度創新進入實質性階段。未來,人們對瑞士金融體系的信賴不僅可通過傳統「編號銀行賬戶」來體現,還能以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代幣為載體,實現價值存儲與轉移的現代化轉型。
根據提案內容,瑞士擬設立兩類新型牌照機構——「支付工具機構」與「加密機構」,旨在將穩定幣發行主體全面納入國家金融法律體系的監管範疇。這一制度設計既回應了全球數字支付工具快速發展的趨勢,也展現出瑞士力圖在加密資產監管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的雄心。
瑞士具備成為「可信穩定幣錨點」的多重優勢。儘管2023年瑞信銀行倒閉事件對其金融聲譽造成短期衝擊,但瑞士的金融機構長期以來以資本充足、運營穩健著稱,其監管機構以務實、審慎的風格聞名於世,而瑞士法郎更是全球公認的最穩定貨幣之一。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一套難以複製的信任基礎,為穩定幣的發行與流通提供了堅實保障。
設想一款與瑞士法郎掛鉤、具備高透明度、實行全額儲備機制,並受到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嚴格監管的穩定幣,將有望在眾多加密產品中脫穎而出。此類產品不僅能依託瑞士固有的金融信譽,還可在技術層面實現可驗證、可審計的儲備金管理,從而與全球其他地區那些「粗糙且隨意的加密實驗」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因缺乏有效監管與穩定機制,已屢次引發市場震盪,嚴重損害了整個加密行業的公信力。
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瑞士此舉亦具有戰略意義。當前,多國正積極佈局數字貨幣與支付系統創新,而瑞士憑藉其成熟的私人銀行業務、高度國際化的金融生態,以及靈活而嚴謹的立法傳統,有機會在下一階段的穩定幣競爭中佔據高地。通過將區塊鏈技術與法幣信用相結合,瑞士不僅可鞏固其全球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還可能重塑國家在數字時代的金融影響力。
當然,該提案仍處於徵詢意見階段,具體規則設計尚待細化。例如,如何界定「全額儲備」的具體形式,如何實現對鏈上流通資產的實時監控,以及如何協調國內立法與歐盟即將出台的《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之間的關係,均是未來需要深入探討的議題。
無論如何,瑞士的這一動向已清晰傳遞出一個信號:在加密資產日益融入主流金融的今天,制度創新與風險管控必須並行。唯有在穩健的監管框架下,數字貨幣才能真正承載公眾信任,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基礎設施。瑞士若能成功實踐這一路徑,或將為全球數字金融治理提供重要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