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公司重啟「基因編輯嬰兒」?
這兩天,《自然》雜誌官網出現一條「爆炸新聞」:一家名為「曼哈頓基因組學」的美國公司宣稱,他們的目標是「改變人類胚胎的基因組以預防遺傳疾病」。這一消息引來了眾多科學家的擔憂。
這不禁讓人聯想起2018年11月發生的一件震動全球生命科學界的醜聞——賀建奎宣布他編輯了人類胚胎,並將胚胎植入母體,生下了兩名「愛滋病免疫力增強」的嬰兒。此後,他因「非法行醫」被判處三年監禁。
「儘管基因編輯技術近幾年發展迅速,但人們對於基因在整個生命週期中的作用尚未了解清楚,隨意改變會產生不可預知的後果,是對生命的極端不負責任。」事隔多年,李勁松仍堅持這一看法,「科研人員仍在不斷對基因、鹼基編輯技術進行優化,提升其操作精準程度,但對於這些技術是否安全到可用於人類胚胎,目前尚無定論」。
近年來,非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技術飛速發展,陸續有一些基因編輯療法獲批用於治療。2023年,全球首款CRISPR基因編輯療法exa-cel獲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機構有條件批准上市,可治療兩種遺傳性血液疾病。
「在倫理和科學上,編輯非生殖細胞與編輯胚胎是不同的。」基因編輯領域知名專家、中山大學教授黃軍認為,編輯胚胎意味著基因的改變將遺傳給下一代,其後果難以預測。「這項技術還不成熟,使用該技術的倫理共識和法律框架也不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