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亞洲主要股市全面承壓,日韓兩國市場出現顯著下挫,投資者情緒急劇轉冷。韓國KOSPI指數一度暴跌逾4%,為近年罕見的單日跌幅。由於市場恐慌情緒加劇,韓國交易所緊急宣布暫停KOSPI市場中的程式化交易賣單,以防止系統性拋售擴大損失。這一臨時性干預措施,凸顯出當下市場波動的劇烈程度,也顯示出監管層在應對突發金融風險時的決斷力度。
此次暴跌的導火索,來自於全球投資者對人工智能板塊估值過高的擔憂。過去一年,AI概念股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資本狂潮,韓國作為半導體與AI產業鏈的重要環節,自然成為資金追逐的焦點。然而,當市場開始重新評估科技股盈利能力與真實增長空間後,拋售潮迅速蔓延。特別是芯片股成為重災區,領頭企業SK海力士與三星電子雙雙重挫。
具體來看,SK海力士股價下跌5.5%,報554,000韓元,而三星電子股價下跌4.6%,報100,100韓元。這兩家企業的市值合計佔KOSPI指數權重的近三成,其同步下跌直接導致指數大幅走低。截至發稿時,韓國綜合指數下跌4.61%,創下數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與此同時,日本市場同樣遭遇資金撤離潮,日經225指數下跌2.22%,科技及出口板塊普遍回調。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本輪下跌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市場對“AI估值泡沫”風險重新定價的縮影。自美股科技巨頭財報表現不及預期以來,亞洲投資者開始擔憂人工智能領域的增長邏輯是否已被過度透支。韓國和日本作為半導體與設備製造重鎮,其股市自然首當其衝。
此外,韓元近期走弱、全球利率高企以及出口放緩等宏觀因素,也放大了市場悲觀預期。程式化交易在大跌行情中加速了賣壓,使得股指短時間內迅速下探。監管層的緊急「煞車」措施雖暫時緩解了拋售節奏,但分析人士警告稱,這種行政性干預難以根本扭轉市場趨勢,短期內波動或仍將持續。
總體而言,本次日韓股市的集體重挫,反映出全球資金對科技板塊的態度正在從狂熱轉向謹慎。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AI相關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與長期成長空間。在流動性趨緊與風險偏好下降的背景下,未來亞太股市或將迎來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