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本面分析學習-央行貨幣政策

  • 2025-07-14


外匯基本面分析學習-央行貨幣政策


我們之前提到過,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採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用以達到特定或維持政策目標——比如,抑制通脹、實現完全就業或經濟增長。

央行和貨幣政策是不可分割的,我們在提到央行或貨幣政策時,不可避免會談論到二者中的另外一個。

儘管一些使命和目標為不同央行所共有,但由於經濟的差異性,央行也有其特有的政策目標。

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在於維持物價的穩定以及促進經濟的增長。


為達到這些目標,央行會使用貨幣政策來控制以下幾個方面:

  • 利率

  • 通脹

  • 貨幣供給

  • 存款準備金

  • 貼現窗口融資


貨幣政策類別

貨幣政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如果央行降低貨幣供給,或採取加息措施,則稱為緊縮型貨幣政策

緊縮型貨幣政策的目的在於抑制經濟的過快增速。加息將導致更高的借貸成本,從而降低消費和投資。

另一方面,如果增加貨幣供給或採取降息措施,則稱為擴張型貨幣政策。降息的目的在於促進消費和投資。

擴張型貨幣政策旨在通過降息或擴大貨幣供應量來刺激經濟增長,而緊縮型貨幣政策則是為了抑制通脹或防止經濟過熱。

最後,中性貨幣政策的目的在於既不刺激經濟增長,也不抑制通脹。

有一點我們需要牢牢記住,即央行通常會設定2%的通脹目標

可能一些央行並不會明確說明其通脹目標,但它們的貨幣政策操作都致力於將通脹維持在一個合理區間水平。

它們知道,適度的通脹對經濟有利,但過度的通脹則會影響人們的信心、就業,最終影響到他們的財富。

通過設定通脹目標,市場參與者可以更好地預測央行將如何應對當前的經濟狀況。

舉例來說,2010年1月,英國的通脹年率增長3.5%,而前一個月為2.9%。由於英國央行設定的通脹目標為2%,3.5%的通脹率明顯超出目標。

為了安撫市場情緒,英國央行行長金恩隨即表示,臨時性因素導致通脹上升,當前通脹率將在短期內回落,央行不會採取特別行動。

他的聲明是否正確並非我們討論的重點,關鍵在於,當投資者理解央行的政策意圖時,通常能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簡單來說,交易者喜歡穩定,央行也喜歡穩定,經濟體同樣需要穩定。了解通脹目標的存在,能幫助交易者理解央行為何採取不同的貨幣政策。


貨幣週期

大多數情況下,央行的貨幣政策都是小幅調整的,因為如果利率變動過快,可能導致市場混亂。

央行貨幣政策在短時間內的大幅變動,不僅會對交易者造成不利影響,也會衝擊經濟。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通常看到利率單次調整幅度介於0.25%-1.0%之間。再次強調,央行希望維持物價穩定,避免市場劇烈波動。


央行對政策穩定性的偏好決定了,利率大幅變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可能是數月甚至數年。

與交易者喜歡收集和分析數據以指導交易決策類似,央行也會進行類似的工作,但央行關注的是整個經濟體,而非單一交易。


央行加息如同踩剎車,降息如同踩油門,但請記住,消費者和企業對利率變化的反應通常較為緩慢。

貨幣政策變動對經濟實際影響的時間差通常為1到2年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