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內部「鴿鷹」之爭:降息50基點VS不降息!

  • 2025-10-30


美聯儲內部「鴿鷹」之爭:降息50基點VS不降息!

  最新利率決議顯示,兩位委員投下了反對票,凸顯出美聯儲內部的分歧。其中,被視為「外部人」的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主張大幅降息50個基點,而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Jeffrey Schmid)則傾向於維持利率不變。

  在特朗普政府目前圈定的五位候選人中,也有兩位是完全沒有美聯儲工作經驗的。一旦更多「外部人」加入,美聯儲的獨立性將受到更大的挑戰,成為全球金融市場最大的風險敞口。回顧上世紀伯恩斯時代的歷史,美聯儲獨立性信任的崩塌,往往是黃金牛市的序曲。

  本次會議是美聯儲史上首次在缺失聯邦就業數據的情況下召開的。由於國會預算僵局,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起停擺,大量常規經濟數據發布被迫中斷。儘管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美國政府經歷了一次長達35天的停擺,但彼時勞工統計局等關鍵經濟數據發布機構仍在持續運作。

  美銀10月2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美國政府停擺的結束尚無進展,即便政府重新開門,數據流恢復正常也可能需要數月之久。

  近期由特朗普提名的美聯儲理事米蘭主張50個基點降息,而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則強調通脹風險,傾向於維持利率不變。一鴿一鷹的對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美聯儲內部的分裂。

  與此同時,美聯儲宣布,自12月1日起正式停止縮減美聯儲持有的證券資產負債表規模(QT),意味著自2022年啟動的量化緊縮週期階段性結束,也象徵著政策在流動性管理上出現重要拐點。數據顯示,量化緊縮期間,美聯儲通過停止續做到期債券,將總資產從疫情後約9萬億美元的峰值壓縮至目前的約6.6萬億美元。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