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總市值站上5兆美元大關

  • 2025-10-30

 

輝達CEO黃仁勳於GTC華盛頓特區主題演講再次引爆投資者熱情。公司股價高開高走,一度大漲5.55%,上探212.19美元高位,全天收於207.04美元,漲2.99%,總市值達5.03兆美元,首度站上5兆美元大關。

黃仁勳表示,輝達在30年持續投入中建構了以GPU與CUDA為核心的加速計算體系,徹底突破摩爾定律瓶頸。透過重新設計算法內核,打造超過350個專用加速庫,涵蓋晶片製造、供應鏈優化、醫學成像、基因組學、航空模擬等關鍵領域,形成全球最深的軟體生態壁壘。CUDA不僅實現數億設備的長期相容,更成為科學與工業計算的底層語言。全由數學模擬生成的演示影片,完整呈現從1993年虛擬戰鬥機到今日AI與量子計算的演進路徑,標誌計算範式從順序處理向平行智慧的根本性遷移。

黃仁勳稱,AI工廠與算力基礎設施重構AI已從工具演變為自主執行任務的「工人」,其核心能力在於將語言、圖像、基因、蛋白質等資訊統一標記化並學習語義關係。為支撐AI的持續推理與思考,輝達提出「AI工廠」概念——專為生成Token而建的專用計算系統,其規模催生「晶片山脈」與資料中心集群。AI工廠區別於通用資料中心,需要極致算力密度、低延遲互聯與高能效比,推動全球資本支出轉向AI基礎設施建設。三重擴展定律(預訓練、後訓練、思考)形成「智能—使用—算力—更強模型」的正回饋循環,使算力需求年複合成長率超100%,AI工廠成為全球科技投資主線。

面對電晶體成長放緩,輝達採用極端協同設計,從晶片、互連、網路到軟體堆疊全棧重構。Grace Blackwell架構透過晶圓級封裝實現超大GPU,Spectrum-X乙太網連接數千GPU,建構GigaScale跨資料中心網路,實現非線性性能躍升。單機架系統整合130萬億電晶體、2英里銅纜與1024個HBM晶片,重達2噸,定義AI工廠的物理基準。性能提升不再依賴單純電晶體翻倍,而是透過架構協同實現10倍效率躍升。該系統為自IBM System/360以來最徹底的電腦體系重構,標誌著NVIDIA從晶片商轉型為AI基礎設施定義者。

此外,輝達發布NVLink-Q高速互連架構,支援量子處理器與GPU間每秒數TB數據交互,解決量子糾錯所需海量數據(603138)傳輸瓶頸。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