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從執法監管轉向框架建設,為加密行業劃定清晰發展路徑。
「加密貨幣與代幣化是SEC的首要任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Paul Atkins在近日華盛頓特區舉辦的金融科技週上明確表示。面對這個長期處於監管灰色地帶的行業,Atkins一改以往監管機構的嚴肅姿態,半開玩笑地將SEC稱為「證券與創新委員會」。
這一表態標誌著美國加密資產監管政策可能發生重大轉向。Atkins強調,SEC希望構建強有力的監管框架,吸引離開美國的加密人才和企業回歸,並為未來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事實上,SEC已經著手推動具體措施。Atkins透露,將推出「創新豁免」機制,讓企業能更快將鏈上產品與服務推向市場。
監管新思路:從執法到框架建設
長期以來,美國SEC對加密貨幣行業採取「通過執法進行監管」的方式。這種策略屢屢引發爭議,但當前SEC領導層顯示出不同的治理思路——構建適應性的監管框架而非一味遏制。
Atkins指出,SEC將推出「創新豁免」方案,目標是打造一個類似「超級應用」的體系,使多個涉及加密資產的監管機構能夠協同工作,避免企業在多個部門間重複註冊的困擾。
這種轉變的背景是加密貨幣監管的緊迫性日益凸顯。近年來,加密市場規模迅猛擴張,各種代幣化實踐不斷湧現,全球監管態度正出現從嚴控風險到規範引導的重大轉變。
在演講中,Atkins還特別強調了對分散式帳本技術的看好,稱其為「加密領域最令人興奮的部分」。這種表態從側面反映了SEC對區塊鏈技術基礎價值的認可,而非全盤否定加密貨幣的潛在貢獻。
「加密計畫」:美國市場的戰略佈局
SEC的積極轉向並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國加密資產戰略佈局的一部分。今年早些時候,SEC啟動了 「加密計畫」(Project Crypto),這是一次全面改革證券規則的行動,旨在更新證券規則和法規,使美國市場能夠遷移上鏈。
這一計畫的優先事項十分明確:為加密資產的證券屬性提供確定性;確保創業者能在鏈上籌資而不面對無盡的法律不確定性;允許「超級應用」型交易平台進行創新。
同時,根據近期總統數位資產市場工作組的報告,SEC將與其他機構合作,確保平台能夠在單一監管框架下提供加密資產的交易、質押與借貸服務。Atkins認為:「監管應當提供保護投資者所需的『最低有效劑量』的監管,且不應該比這更多。」
現實挑戰:政府停擺與市場波動
然而,SEC推動加密監管的進程面臨現實障礙。目前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二週,國會未能達成資金協議,導致聯邦機構行動受到極大限制,SEC員工處於停薪留職狀態。
這種停滯狀態可能影響SEC對加密市場突發事件的響應能力。例如,就在近期,SEC宣布計劃針對Ripple出售瑞波幣採取法律行動,導致瑞波幣當日跌幅達30%,其他主要加密貨幣也出現大幅下跌。
SEC在訴訟中指責Ripple進行「未經註冊的證券發行」,而Ripple則辯稱瑞波幣應被視為貨幣而非證券。這類爭議恰恰凸顯了明確監管框架的緊迫性。
全球視野下的數位貨幣競爭
美國的加密監管舉措放在全球背景下更具戰略意義。目前全球數位貨幣領域逐漸分化為三種主要路徑:以中國為代表的央行數位貨幣路徑、以美國為代表的「加密貨幣+穩定幣」路徑,以及以歐盟為代表的多元化路徑。
美國正試圖通過構建以戰略性比特幣儲備為錨定資產、美元穩定幣為流通手段的加密美元霸權,進一步鞏固美元在數位經濟時代的全球貨幣地位。
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條例》(MiCA)已於近期正式生效,為數位資產建立了全面監管框架。一些歐洲政策制定者已經呼籲制定「MiCA 2」,以涵蓋去中心化金融、非同質化代幣和數位資產借貸。
在這種國際競爭態勢下,美國監管機構的積極行動不僅是國內金融監管的需要,也是全球貨幣主權競爭的一部分。正如Atkins所言,「加密的時代已經到來」,現在的問題是各國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未來幾個月將成為美國加密監管改革的關鍵期。如果SEC能在政府資金恢復後迅速推進「加密計畫」與「創新豁免」,美國可能吸引大量加密企業和人才回流,而代幣化股票、預測市場和早期代幣發行等新產品也可能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歐盟、新加坡等主要經濟體加速建立數位資產監管框架,全球加密競爭的格局正在形成。美國SEC的政策轉向,將成為影響未來數位資產格局的關鍵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