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科技巨頭後 華爾街也掀起了「AI搶飯碗」浪潮!
摩根大通週二在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中指出,雖然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2%,至144億美元,但員工人數僅增長1%。財務長Jeremy Barnum告訴分析師,隨著摩根大通在其業務中部署人工智慧,該銀行的管理人員已被告知避免招聘新人。
摩根大通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銀行,也是美國主流和華爾街金融領域的霸主。上個月,有媒體報導稱,該行計劃將人工智慧注入每一位客戶和員工體驗,以及該行的每一個幕後流程。
Barnum表示,摩根大通「非常不願意對任何既定的需求做出條件反射式的招聘反應」。截至9月份,摩根大通共有318,153名員工。小摩CEO本月也曾指出,人工智慧將消除一些工作崗位,但該公司將對受影響的員工進行再培訓,其總人數可能還會增加。
「這並不僅僅意味著重新設計我們的平台。這意味著對我們如何組織員工、如何決策、如何思考生產力和效率進行全面的審視。」
所羅門指出,對他的員工來說,其結果是:高盛今年將「限制員工人數增長」,並裁減有限數量的員工。備忘錄顯示,高盛的人工智慧項目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施,並將根據改善客戶體驗、提高盈利能力和生產力、豐富員工體驗等目標進行衡量。
不難看出,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圍繞人工智慧發表的言論,與亞馬遜和微軟等科技巨頭的言論如出一轍。這些公司的領導人已經告訴員工,要為人工智慧帶來的中斷做好準備,包括凍結招聘和裁員。
今年以來,隨著AI技術的基礎模型變得更加強大,以及投資者獎勵被視為在該領域領先的企業,各個行業的企業在談到AI對員工可能產生的影響時都變得更加直言不諱。而在銀行業,營運崗位的員工通常最容易被搶飯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