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息後不跌反漲?美國長債收益率現「異常」走勢
聯準會重啟降息後,美債市場呈現「反常」走勢——短端收益率快速下行後小幅回升,長端收益率卻不降反升,推動收益率曲線陡峭化。
這一現象與預防式降息週期中債市普漲的歷史規律有所相悖。分析指出,短端利率受降息影響更為直接,而長端利率則被財政擔憂、通膨黏性及期限溢價上升等多重因素制約,出現「鈍化」反應。
未來美債走勢仍將與聯準會降息步調密切相關,但美國債務可持續性隱憂疊加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持續制約長端利率下行空間。
聯準會降息「靴子落地」後,美債收益率近期整體呈現波動上漲趨勢——1年及以下短端國債收益率在聯準會宣布降息後快速大幅下行,2年、5年期美債收益率同步下行但幅度稍弱,但這之後一段時間則均有所回升。
10年期及以上長端美債走勢複雜,降息後一度短暫下行旋即回升,隨後連續多日上行,且上行幅度較大。9月中旬,10年期美債收益率幾度跌破4%關口,而9月聯準會議息會議之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則一路上行。9月25日,盤中一度升至近4.20%。30年期美債收益率則從4.65%附近位置升至4.76%上方,收益率曲線進一步陡峭。
國泰海通證券資產配置部發表的研報中稱,由於降息政策往往更直接、迅速地傳導至短端利率,其收益率下行通道更為「通暢」;而長端收益率則受到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復甦預期以及傳導機制複雜等多重因素制約,對降息的反應相對「鈍化」。這種短端下行速度快於長端的態勢,甚至可能出現長端收益率不降反升的情況,從而推動期限利差擴大,進一步加劇收益率曲線的陡峭化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