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央行官員稱利率已合適 但降息呼聲暗流湧動
在通脹率如期回落至2%目標、經濟展現「相當有韌性」的背景下,歐洲央行決策層正集體駐足於貨幣政策的關鍵節點。多位管委會成員近日公開表態,確認當前2%的存款機制利率「處於合適水平」,短期內調整門檻「相當高」。然而,在表面共識之下,關於未來通脹走勢的判斷與應對策略,政策制定者之間已顯露出清晰的裂痕。
「我們認為通脹風險非常均衡。」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皮耶羅·奇波洛尼(Piero Cipollon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處在一個良好位置……未來兩年我們都會接近目標。」他進一步指出,儘管貿易引發的不確定性持續存在,但歐元區20國的產出仍在擴張,增長在經歷本季度放緩後有望恢復原有軌跡。
這一評估,與市場普遍預期相吻合。自上一輪政策調整以來,歐洲央行已將存款機制利率維持在2%不變,投資者與分析師普遍認為,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已被排除。政策重心,正從應對通脹轉向確保其可持續性。
在歐洲財長會議期間,歐元區多國央行行長釋放出不同信號。拉脫維亞央行行長馬丁斯·卡扎克斯(Martins Kazaks)強調審慎:「我們不需要匆忙行事。作為央行,我們不應該在每次會議上都跳來跳去。」他明確表示,10月會議調整政策的門檻極高,真正的決策窗口將在12月——屆時,新一輪經濟預測將提供更清晰的圖景,尤其是美國加徵關稅對歐元區的實際衝擊。
相比之下,立陶宛央行行長蓋迪米納斯·辛庫斯(Gediminas Simkus)則展現出更積極的寬鬆傾向。「從風險管理角度看,降息比不降息更好。」他直言,此舉既有助於實現通脹目標,也有助於支持經濟增長。他預計,中期通脹更可能低於2%,「很難設想一個通脹會高於目標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