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獨立性爭議
根據流程安排,米蘭將填補庫格勒(Adriana Kugler)未完成的任期至2026年1月。庫格勒於今年8月初意外離任,她此前一直主張維持利率穩定,以防止通脹反彈。
米蘭計劃在美聯儲任職期間從白宮停薪留職,這一做法從歷史上看極為罕見。本週稍早時,米蘭在給國會議員的一封信中表示,若在其任期結束前仍未任命繼任者,他將「重新評估」這一決定,為他無限期留在美聯儲鋪平道路。
包括鮑威爾在內的多位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已暗示,鑒於就業市場疲軟,他們願意在即將召開的會議上降息。然而,特朗普一直主張以更快、更大幅度實施降息,其預期遠超金融市場所押注的每次會議降息25個基點的節奏,也超出了許多分析師認為「合理」的範圍。
「在我們看來,庫克是否留任以及米蘭能否及時(為美聯儲會議)就職,對9月會議結果影響不大,」唐在報告中寫道。他表示,這將對美聯儲的長期能力構成威脅——使其難以在不受政客短期訴求干擾的情況下履行職責。
長期以來,美聯儲理事14年的任期,以及法律中「僅總統可『有正當理由』解雇理事、不得因政策分歧解職」的規定,一直是維護美聯儲獨立性的重要屏障。而美聯儲的獨立性被廣泛認為是其有效對抗通脹的關鍵。「若最高法院最終在『何為解雇的正當理由』這一標準上,對總統的判斷給予廣泛尊重,那麼未來美聯儲官員抵禦政治壓力的保護將大幅減弱,」Evercore ISI副總裁古哈(Krishna Guha)在報告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