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危機是什麼意思
債務危機是指某個國家在國際債務領域大量借債(一般包括主權債和私人債),超過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償能力,造成無力還債或必須延期還債的現象。
衡量一個國家外債償付能力的指標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外債清償率(亦即償債率),即一個國家在一年中外債的還本付息額佔當年或上一年出口收匯額的比率。在正常情況下,這一目標應保持在20%以下(註:截至2022年末我國償債率為10.5%),超過20%說明外債負擔過高。
一、債務危機的形成原因
(一)外債規模過大
一個國家借入的外債規模需適度,而在沒有國內資金等條件配合的情況下,過度借入外債會導致政府債務過重,進而爆發債務危機。
在國際上,一般以償債率(當年的還本付息額/當年出口創匯收入額)為標準來控制借入外債的規模。償還外債主要取決於一國的出口創匯能力,如果出口能力強,則可以擴大借款規模。但如果外債增速持續高於出口增速,則表明該國外債規模過大,容易發生債務危機。理論上,一個國家應該將其年度債務還本付息額限制在其出口收入的20%以下,超過這個比例就有可能發生債務危機。
(二)外債結構不合理
一個國家不合理的外債結構也會增加債務危機的風險。外債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商業貸款佔比過大。商業貸款一般期限較短,如果一個國家有良好的經濟發展趨勢,國際銀行願意繼續向其提供貸款,這些國家可以用貸款以新債還舊債來促進發展。但當該國出現經濟或政治不穩定,如貿易逆差大、政局動盪時,國際銀行將不再願意借錢給該國,該國必須償還債務,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不僅國際銀行會不看好該國,市場上的其他機構也會對其失去信心,導致該國匯率下跌,到那時,大量債務被償將導致外匯資金大量流出,如果國家外匯儲備不足,就會出現債務危機。
2、外債幣種過於集中。如果一個國家的外債集中在一種或兩種貨幣上,當一種或兩種貨幣升值時,該國的外債就會增加,從而增加償還外債的難度。
3、外債期限結構不合理。外債期限結構是指一個國家的外債總額中短期和中長期外債的構成比例。如果外債期限結構不合理,如短期債務過多,償債時間過於集中,從而增加償債難度,引發債務危機。
(三)外債使用不當
在短期內,外債的償付能力取決於從出口中賺取外匯的能力。從長期來看,外債償付能力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
因此,一個國家在借入外債後,應該考慮如何利用外債來提高經濟增長率和出口率。如果借入的外債使用不當,如投資大型建設項目,由於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建設周期長、見效慢,短期內難以促進經濟增長和出口創匯能力,從而增加外債積累;或者一些國家利用外債進口奢侈品等,而不是原材料或資本貨物,這些外債並沒有提高經濟增長率和出口創匯能力,這也導致了償債能力的下降;或者有些國家將短期外債投入虛擬經濟,如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形成資本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就會導致債務危機。
(四)外債管理和控制不當
如果政府不能很好地控制外債,就會出現多頭舉債、外債規模失控、債務結構不合理、外債使用不當等問題。此外,如果外債管理混亂,政府不能及時控制外債發展,調整外債政策,外債風險將持續增加。當政府意識到風險時,可能為時已晚,債務危機已經爆發。
(五)外貿形勢惡化
如果一個國家的外貿形勢持續惡化,出口創匯的能力就會降低,償還外債的能力就會減弱。與此同時,當一國對外貿易狀況惡化時,經常項目赤字(一國或經濟體進口貨物及服務總額大於出口貨物及服務總額)會擴大,從而增加對外資的依賴。此時,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發展前景不看好,會停止向其放貸或拒絕延期償還貸款,從而導致債務國債務償還負擔過重,引發債務危機。
二、債務危機的影響/危害
(一)國內投資規模大幅降低
首先,當一個國家爆發債務危機時,為了償還債務,該國必須大幅減少進口以獲得外貿順差,這將導致該國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設備和原材料進口大幅減少,導致生產企業投資收縮,影響經濟正常發展。
其次,當一個國家發生債務危機時,其國際信用會下降,從國際資本市場借款會更加困難,國際投資者也不會對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家進行投資。所有這些都將減少外國資本流入這個負債累累的國家,從而使該國無法獲得足夠的建設資金。
最後,如果一個國家爆發債務危機,該國的投資者也會撤出國內投資,這不僅會進一步加重債務負擔,而且由於國內和國外資金同時減少,該國的投資額會大幅減少。
(二)通貨膨脹加劇
如果一個國家發生債務危機,就會減少進口,擴大出口,以償還外債,而且由於國內投資減少,企業生產能力下降,企業產品主要用於出口,國內供應將減少,又由於進口的減少,國內市場的產品供應將下降。這些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
與此同時,為了償還外債,政府經常通過提高銀行存款利率和大規模發行國內債券來籌集資金,募集資金的大部分將由政府向公眾以本幣兌換為外幣來償還外債,這將導致國內流動性過剩,進一步推高通貨膨脹率。
(三)經濟增長減慢或停滯
為了償還債務,政府將需要兌換大量外匯,這將導致其貨幣價值急劇下跌。本來由於資金減少而出現生產困難的企業,又不得不面臨當地貨幣貶值導致的進口成本增加,使得企業經營更加困難,甚至破產。企業生產困難導致企業進口減少,投資不足導致企業生產能力減弱,勢必使國家經濟增長水平放緩,甚至使經濟負增長。
(四)社會動盪
當一個國家爆發債務危機時,會導致經濟衰退,大量企業倒閉或關閉,大量工人失業。由於高通貨膨脹,工人工資的購買力不斷下降。失業率的上升和工資的下降使人們的生活變得困難。與此同時,政府為了償還外債,將減少國內投資,特別是公共工程投資,這將進一步惡化失業者的生活狀況。這會導致公眾對政府的不滿,而這種矛盾一旦爆發,就會引起社會動盪。
(五)影響國際金融體系
如果一個國家發生債務危機,必然會影響到其債權國。如果債權國不幫助債務國,債務國的金融機構等可能會破產,這將對債務國的政治經濟產生不利影響;而債權國幫助債務國又會增加債權國的經濟壓力,甚至影響到債權國的債務狀況。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家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影響著國際金融體系。如果債務危機在經濟大國爆發,可能會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較大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