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與Stripe自建公鏈 以太坊的結算層王座懸了?

  • 2025-08-14

 

在2025年二季度財報中,Circle對外披露其將推出一條專門用於穩定幣的公鏈ARC。不僅僅是Circle,此前,有消息稱支付巨頭Stripe與風投機構Paradigm合作,低調研發代號為Tempo的支付型公鏈。

以Circle和Stripe領頭,自建公鏈是否會成為一股潮流?而這,又將對以太坊等現有公鏈的「全球結算層」敘事構成怎樣的威脅?

巨頭入場 專鏈專用

Circle在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中公布了重大產品規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個名為ARC的Layer-1,專為穩定幣金融打造。該鏈將完全兼容以太坊虛擬機(EVM),將USDC設為原生gas代幣,據其對外披露,公鏈ARC將擁有子秒級結算確認,同時支持「可選隱私」功能,適合金融合規需求。

對於Circle來說,建一條屬於自己的公鏈背後最核心的原因,是穩定幣業務的不斷擴張,其2025財年Q2數據顯示USDC流通量同比大增90%,達到613億美元,截至8月10日更升至650億美元。平台上USDC餘額同比暴增924%,達60億美元,用戶錢包數增長68%,達到570萬個。

在穩定幣業務激增的當下,降低成本也就成為了重中之重,Circle Q2財報顯示,其分銷成本同比大增64%,達到4.07億美元,這無疑擠壓了利潤率。Arc將直接用USDC作為Gas,並整合到Circle自有生態,有望減少對合作方如Coinbase的分發行成本依賴,從而回收利潤空間。

Arc提供子秒級結算,這是圍繞支付場景而非純粹去中心化的性能優化。目前,Circle已申請設立國家信託銀行,並爭取接入美聯儲主賬戶與支付系統,這將大幅降低清算成本,並提高資金效率。Arc的可選隱私與監管接口,也為跨境支付、證券結算等機構場景量身定制。

另一方面來看,對支付公司而言,結算層是命脈。依附在第三方公鏈上,等於核心基礎設施由他人掌控。Gas費波動和網絡升級的不確定性,都可能影響支付體驗和利潤空間。自建鏈意味著費用模型和升級節奏可控。而且,支付業務的核心需求是低延遲、高吞吐、可預測的確認時間。

專鏈幹專事,對於Circle這樣的合規穩定幣的龍頭來說,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條公鏈,是早晚都會做的事情,而當下做一條屬於自己的公鏈,是在美國GENIUS法案的通過,USDC市場的不斷擴張這個不得不的背景下推動的。

對以太坊來說,自建鏈潮是威脅還是機會?

不僅僅是Circle在自建公鏈,支付巨頭Stripe也與風投機構Paradigm合作,研發名為Tempo的支付型公鏈。Tempo計劃兼容EVM,主打高性能、低延遲結算,定位於全球商戶支付與跨境清算場景。

而且目前來看,這不只是個別公司的策略,在Circle、Stripe之後,PayPal、Shopify、Adyen甚至大型銀行,都有可能啟動自建鏈的計劃,每個巨頭都想掌握自己的支付主權。

而這會對現有的公鏈生態帶來怎樣的影響呢?尤其對於在這輪周期上,剛剛換上全球RWA和穩定幣結算層敘事外衣的以太坊來說會造成威脅嗎?

從短期看,這類巨頭自建鏈與以太坊、Solana、BNB Chain等的直接競爭並不激烈,因為它們的設計目標高度垂直化——性能優先、合規優先,而不是追求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或多樣化的DeFi應用生態。但從長期看,威脅肯定是存在的。

目前大量USDC交易量發生在以太坊及其二層。如果USDC原生運行在Arc上,並通過API集成到各類支付應用,可能讓鏈上穩定幣結算從「開放多鏈」轉向「垂直閉環」,以太坊的穩定幣結算量和DeFi生態流動性將被部分抽走。

同樣的,當類似Stripe或PayPal把鏈上支付功能直接嵌入商戶結算系統時,開發者可能更傾向於圍繞這些專有鏈構建應用,而不是再去為以太坊這樣的公鏈適配合規支付場景。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更明顯的影響,或許就是以太坊的想像空間被壓縮,巨頭們的RWA和穩定幣的結算層搶先落地,或許會影響影響資本市場對以太坊的定價預期。

當然,機會同樣存在——巨頭自建鏈大多會保持EVM兼容、對外提供跨鏈橋或結算通道,以太坊依舊可能會成為它們的清算後備層和價值歸集中心,這樣看,又或者是對於以太坊新敘事的一種強力加固。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