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指數調整 中國資產或迎增量資金

  • 2025-08-11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投資機會

8月7日,標普國際信用評級公司發佈報告,決定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A+」和展望「穩定」不變。對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標普報告對中國經濟增長韌性和債務管控成效高度認可,體現了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的信心。從長遠來看,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積累。

與此同時,多家國際機構紛紛發表對中國資產的超配或看多觀點。8月7日,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在最新的市場展望中表示:「我們對中國股市持樂觀態度,並保持超配立場。中國人民銀行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罕見採取寬鬆政策的立場,並強調將更高效、更有力地落實刺激政策。中國政府已準備好通過進一步放寬政策來支撐經濟,與此同時,計劃通過『反內卷』行動解決困擾各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

7月底,德意志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熊奕發佈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報告。他在報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壓力測試,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強勁的出口和內需回升進一步支撐了經濟的韌性表現,民營企業信心亦穩步回升,隨著外部擾動因素邊際緩和,中國競爭力的提升將進一步提振人民幣走勢。

熊奕認為,服務消費有望在下半年表現突出。中國正在加大對服務消費的支持力度,將其作為推動經濟增長和就業的新引擎,尤其是文化旅遊、養老、醫療和家政服務。德銀研究認為,「反內卷」或成為下半年中國經濟政策的主旋律,中國將大力推動多個行業的良性競爭。

此外,聯博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朱良認為,目前A股整體估值比較有吸引力,看好紅利資產以及新質生產力、新消費等領域。聯博基金市場策略師李長風表示,2025年上市公司全年分紅金額有望創歷史新高。同時,A股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改善趨勢明顯,有可能結構性改善中國股市長期估值偏低的狀況。

8月7日,路博邁基金在8月份市場展望中表示,中期來看,中國資產仍處全球低配水平,而新動能(高端製造、數字經濟、綠色轉型)層出不窮;決策層持續推出政策支持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疊加流動性寬鬆,A股對外資與長期資金的吸引力不斷上升。更重要的是,隨著「9.24政策」推出、「反內卷」約束供給、企業「業績底」逐步確認,三大支撐市場中期表現的支柱——業績修復、估值窪地、資金再配置均出現向好趨勢。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