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進軍元宇宙賽道

  • 2025-08-08

 

Facebook創始人祖克柏在採訪中表示,未來五年將把公司轉型為元宇宙公司,並且現在公司內部已經啟動了這項工程。據其介紹,元宇宙最難也是最有趣的一點是如何將大量差異化的事物整合到一起,並且能夠無障礙地在元宇宙的空間內交互和溝通,匯聚成一個更大的創想。關於元宇宙的建設和實現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線索,Facebook可能出台很多措施,這些數量龐大的措施看似會很繁雜,涉及極為廣泛,但所有一切的總體目標是讓元宇宙成為現實,最終所要構建的是讓人們可以置身其中的互聯網。

1992年,尼爾·史蒂芬森在其發表的《雪崩》中提出了一個名為「超元域」的空間概念,即機器把圖像投射到人類的顯示終端上,聲音被耳機和音響等發聲裝置輸送到人耳中,這個虛構的空間就叫做「超元域」。在超元域中,每個人都是一個「軟體」,或者說是一段程序,作為人類在超元域中活動的綜合體,這聽起來會有點像《駭客任務》裡的世界觀設定。2021年3月10日,遊戲公司Roblox上市的招股書中首次提到了「Metaverse」這個詞,被翻譯成為「元宇宙」,這也讓資本和市場看到了Metaverse的想像空間。

再回到Facebook,從此前的Libra到現在的元宇宙,擁有27億用戶的Facebook野心可見一斑。它的元宇宙將是一個囊括整個地球的超級元宇宙,也只有這樣,才能達成全員「置身其中」的平行宇宙目標。那祖克柏公司在做什麼?據其介紹,Facebook正試圖通過該公司生產Quest頭戴設備的Oculus部門打造這樣的一個元宇宙。顯然,該頭戴設備並沒有顛覆性的創新,只能是作為技術集的硬體「盒子」。

事實上,諸如Facebook、微軟、蘋果、NVIDIA、Roblox這些公司目前分別從計算平台、終端、內容生產以及工具和生產平台等不同角度參與到元宇宙這個賽道中來。Facebook和國內的騰訊一樣,手握大量的用戶和社交關係網絡,但是他們卻可能並不是最直接的元宇宙入口。所以各個巨頭一方面強化自己在元宇宙賽道中的優勢方向,另一方面讓自己的投資版圖伸得盡可能地遠,但是我們很懷疑能有一家企業或者平台或者組織能夠吞得下一個元宇宙的業務嗎?

知名VC Matthew Ball曾經試圖解釋元宇宙的真正含義:它表示在元宇宙裡,將有一個始終在線的即時世界,有無限量的人們可以同時參與其中。它將有完整運行的經濟、跨越實體和數位世界。提供前所未有的互操作性,數據、數位物品、內容以及IP都可以在元宇宙行得通,很多人、很多公司都會創作內容、商店以及體驗,來讓它更繁榮,元宇宙不會是單一公司運營,而會由眾多不同的參與方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去運營。如果按擁有27億網民體量的祖克柏所想,它既沒有提出顛覆性的創新,也沒有表明去中心化方式運營的途徑,更沒有完全開源的能力,這在其幾年前打造金融中心Libra案例中已有體現,Facebook已然成為監管方的眼中釘。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