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自力更生」了?
印度《經濟時報》4日報道稱,在貿易談判持續進行的背景下,美國對印度商品徵收25%關稅,引發多個行業擔憂。對此,印度政府「採取堅定立場」,推動本地生產,並研究支持出口商的措施,著重品牌建設與財政援助。
2日,莫迪在印度北方邦一次集會上表示:「世界經濟正面臨諸多憂慮——存在不穩定氛圍。現在,無論我們買什麼,只應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我們將購買由印度人努力辛勞製造的東西。」
著眼於強化國內生產與消費,與莫迪已實施的「印度製造」計劃和多次強調的「自力更生」精神相一致,且在美國實施關稅後變得尤為重要。印度《鑄幣報》4日評論說,川普對印度加徵的關稅預計將使印度出口損失約330億美元。
印度下一步的具體行動將取決於美方懲罰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一位印度官員告訴彭博社,印度預計美方貿易談判代表將於8月底訪問印度,繼續就雙邊協議進行磋商,印度將堅持立場,不會向美國開放其乳製品及農業領域,原因涉及政治與宗教敏感。
有官員對《經濟時報》表示:「對印度出口商來說,品牌建設與推廣十分重要,這樣才能擺脫美國關稅下對補貼的依賴。」
另一位官員4日告訴印度報業托拉斯,政府正在研究對紡織、化工等行業出口商的支持措施,印度商務部已與鋼鐵、食品加工、工程、海洋以及農業等多個出口行業舉行會議,以了解它們面臨的高關稅問題。
此外,據《鑄幣報》4日報道,印度政府可能通過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來進行補償。一些專家表示,印度政府可能會在2025年4月1日取消數字稅之後,再次對美國公司重新徵收此稅。
印度前外交部長薩蘭在上述專欄文章中呼籲印度效仿中國和巴西,勇敢對抗川普。他寫道,儘管「抵制川普會很痛苦……但我們應該做好承受的準備」。「屈服於他那些既涉及政治又涉及經濟的誇大要求,將嚴重損害印度的國家利益。」「我們不能讓任何國家否決印度應該或不應該與哪些國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