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市場的風險控制(下)

  • 2025-08-01


外匯市場的風險控制(下)

計劃詳例

計劃對交易成敗至關重要,因此有必要通過一個假設案例進一步說明。

假設一名投機者決定進入外匯期貨市場。他準備投入1萬美元進行投機,選擇了經紀商和註冊代表,開設帳戶並存入資金。出於謹慎,他決定先交易英鎊,待累積一定經驗後再進入其他市場。

時值10月,英國經濟衰退導致英鎊匯率下跌。但他認為,當前匯率已反映衰退影響,無理由進一步下跌。他預期英國衰退可能結束,推測英鎊匯率或將反彈。數據顯示跌勢已止,他視此為上漲信號,於是決定買入英鎊。

進一步分析顯示,潛在盈虧比率較低且需時較長,因此他決定快速撤資轉投其他交易。他設定英鎊交易最多虧損1,000美元。此時,他更關注資金可能損失而非匯率變動。在交易備忘錄中,他註明:若截至某月某日收盤前未達盈利目標或觸及止損點,則平倉結束交易。

如此簡單的交易中,上述計劃細節與考量已超越多數交易者的實際操作水平。不難理解為何許多人在外匯期貨市場虧損。


外匯市場的贏家與輸家

外匯市場的弄潮兒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瞬間破產。勝負之間,巨額資金易手。人們不禁要問:究竟多少人能贏?多少人會輸?當代最著名的投機記錄分析師布賴爾·史迪華曾對期貨市場的輸贏分佈進行研究。他抽取8,746名經紀商數據分析,結果顯示:

  • 75%的投機者為輸家(樣本中輸家6,598人,贏家僅2,148人)。

  • 輸家總虧損約1,200萬美元,遠超贏家總利潤200萬美元。

  • 美元輸贏比率為6:1

輸贏分佈還顯示,多數投機者的盈虧金額不大:

  • 84%的贏家在9年內每人盈利不超過1,000美元。

  • 研究指出,大投機者並未比小投機者更成功。但由於樣本量不足,此結論的普遍性仍有待驗證。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