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盯盤之魔具有如此摧毀力,能將新手老手一網打盡?
打開盤面,面對閃閃發光的K線圖,盡是上躥下跳的波動,這非常具有吸引力。表面上看到的是價格波動,實際上是人心的暗潮洶湧,是市場情緒的博弈。所以,K線圖上的價格變化,本質上是人心的較量。我們都知道,價格之所以變動,是因為市場上有多方和空方,他們此消彼長、相互轉化,這就像一個嘈雜的舞台。當我們打開盤面盯盤時,就等於進入了這個舞台,台上充斥著看多、看空的各種聲音,我們的心頓時左右搖擺,浮躁之心油然而生,然後情不自禁地開始折騰。
無論你多麼理智清醒,只要進入這個浮躁的舞台,很快就會被同化,輕而易舉地忘掉計劃和原則。盯盤就像進入傳銷組織一樣,你很快會被市場洗腦,然後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
別說你定力多好,一旦盯盤,再強的定力都沒用。你控制不了人性的瘋狂,也壓制不了本能反應。盯盤時,是人性在控制我們。人不是機器,而是情感動物,天生帶有感性的一面。所以一旦盯盤,感性總會時不時冒出來。你可以暫時壓制它,但無法消滅它,它總會在你毫無防備時咬你一口。偉大的交易天才利佛摩爾幾次大起大落,就是因為盯盤導致違背交易原則,最終慘虧。現實中,因盯盤失控的交易者也不在少數。這些年,我觀察過一些交易者,他們學了一兩年,方法和風控都很成熟,實戰中也能穩定盈利,但突然有一天卻慘虧,原因就是盯盤。
盯盤初期,或許還能保持定力和清醒,但時間一久,大腦疲勞,感性和本能就會悄悄浮現,然後鬼使神差地做出一個小失誤。人就是這樣,突然發現一個小窟窿,驚慌失措之下,往往本能地採取行動,但這些本能反應恰恰是錯誤的,於是錯誤越鬧越大,小窟窿變成大窟窿。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矛盾,會問:「盯盤是錯的,那不盯盤怎麼學好交易?難道不盯盤就能做好交易?」
好,我知道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我不是說完全不能盯盤,而是要控制盯盤頻率。任何事情都要有度,能掌握分寸的人才是高手。舉個例子,古語說「言多必失」,難道是要你完全閉嘴嗎?道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