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寬基指數了解一下(上)

  • 2025-07-23

 

港股市場知多少

港股市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距今已擁有超過百年的發展史。

目前,港股擁有兩個上市板塊——主板和創業板。截至7月末,港股市場有26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53萬億港元。其中,主板上市公司數量占比約88%、市值占比近100%。

從恒生一級行業分佈來看,目前港股上市公司規模最大的前五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業、資訊科技業、非必需性消費業、能源業、地產建築業,合計占比76%。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對港股市場的關注度顯著增長。截至7月末,港股通年內淨流入合計超4000億港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淨流入額。

內地的個人投資者如果想要參與港股投資,跟蹤港股指數的ETF或許是個方便的工具。例如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中證港股通中國100指數等,是市場關注較多的港股寬基指數。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三隻指數的核心差異,幫助大家洞察這些指數背後的投資價值。

都是港股寬基,它們有何區別?

首先,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和中證港股通中國100指數目前成份股都在主板上市。具體來看,恒生指數作為港股市場歷史最久的股票價格指數之一,於1969年11月24日發佈。該指數包括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在港上市股票,關注全行業的包容性和企業在其所屬行業中的代表性,是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也是港股市場重要的寬基指數,包括在香港上市的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50家優質中國內地企業,是反映在港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整體表現的重要指標。相比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與內地企業基本面的相關性也相對更高。

還有一隻較有特色的港股寬基指數是中證港股通中國100指數,這只指數選取港股通範圍內最大的100家中國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以反映港股通範圍內中國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與前兩隻寬基指數相比,中證港股通中國100指數僅在港股通範圍內選股。

定位上的差異也帶來了三隻指數在市值特點、行業分佈、成份股等方面的不同。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