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應用鏈是專為滿足單個應用程式的需求而設計的區塊鏈。
應用鏈可通過 App 專用資源分配提高可擴展性,並通過模組化架構提供更高的靈活性。
應用鏈的一些示例包括 Polkadot 平行鏈、Avalanche 子網和 Cosmos 分區。
簡介
應用鏈是專為滿足單個應用程式的需求而設計的區塊鏈。本文將探討什麼是應用鏈,介紹應用鏈的一些優勢,將應用鏈與 Layer 1 區塊鏈進行對比,並列舉幾個應用鏈的實例。
什麼是應用鏈?
應用鏈是為了實現特定功能而設計的專用區塊鏈。與提供多種 App 的通用型區塊鏈不同,應用鏈專注於單個 App。這樣一來,應用鏈可以在交易處理、手續費、智能合約功能和諸多其他因素方面滿足特定 App 的需求。
應用鏈如何運作?
應用鏈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基本原則運作,但會根據不同 App 的需求進行調整。每個應用鏈都會將其資源專用於特定任務,確保這些資源不會用在無關的 App 上。
應用鏈可採用多種共識機制,例如工作量證明 (PoW) 或權益證明 (PoS) 等,這兩種機制最適合單個 App。例如,專為金融 App 設計的應用鏈選擇的共識機制,可能與專為供應鏈管理 App 設計的應用鏈不同。
此外,應用鏈上的智能合約可專為滿足單個應用程式的需求而設計。這樣即可實現更複雜的合約邏輯,從而提高單個應用程式的功能性和效率。
一般來說,成熟的應用鏈架構由以下五層組成:
-
網絡層。該層負責管理點對點網絡功能,讓區塊鏈中的節點能夠進行通信、交換數據並參與交易驗證過程。
-
應用層。該層負責託管在區塊鏈上運行的應用程式。它提供可供開發人員構建、部署和監督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DApp) 運行的接口。
-
數據層。數據層負責組織和存儲區塊鏈信息,包括維護區塊鏈狀態、記錄交易詳情及處理智能合約數據。
-
共識層。該層負責實施應用鏈的共識算法。它可以採用多種共識算法,例如工作量證明 (PoW) 或權益證明 (PoS)。
-
智能合約層。該層負責促進智能合約的自動化、驗證和執行。
應用鏈的優勢
可擴展性
應用鏈會聚焦特定任務或功能進行資源分配。這種專業化可提高交易吞吐量,降低單個 App 的延遲,從而有助于解決通用區塊鏈所面臨的可擴展性難題。
模組化
與通常採用一體化設計的通用區塊鏈不同,應用鏈往往採用模組化架構。借助模組化架構,開發人員可根據單個 DApp 的具體需求靈活定制區塊鏈的功能。
互操作性
應用鏈旨在實現互操作性,促進不同 DApp 之間的通信。這樣一來,一個 App 的用戶即可輕鬆享受另一個 App 的優勢。
應用鏈與 Layer 1 區塊鏈對比
架構
鑒於應用鏈的架構可適應不同的區塊鏈層,它既可以建立在已有網絡之上,也可以獨立運行。相比之下,Layer 1 區塊鏈結構統一,有一套網絡參與者必須遵守的既定規則,這限制了其根據單個 DApp 的特定需求進行調整的能力。
共識算法
應用鏈可採用最適合其特定用例的共識機制,這些機制可能會因其構建的基礎層或是否自主運行而有所不同。相比之下,Layer 1 區塊鏈通常受限於其固有的共識模型(如 PoW 或 PoS),這些模型可能不那么適應特定應用,但提供了一種穩定統一的達成共識的方法。
可擴展性
應用鏈旨在優先考慮單個 App 的可擴展性,從而實現高交易吞吐量和低延遲。相比之下,Layer 1 區塊鏈往往會面臨可擴展性問題,因為它們需要容納多個 App。
應用鏈與側鏈對比
雖然應用鏈和側鏈都能與主鏈通信,但側鏈旨在執行各種任務。因此,與應用鏈不同,側鏈用途眾多,並非為了某個特定 App 量身定制。
應用鏈示例
Polkadot 平行鏈
Polkadot 平行鏈是在 Polkadot 生態系統中並行運行的獨立區塊鏈。它們連接至 Polkadot 中繼鏈,享有其安全性保障。平行鏈與應用鏈完全相同,可擁有自己的代幣經濟學、治理模型和功能,從而可根據單個 App 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
Avalanche 子網
Avalanche 子網是指在 Avalanche 網絡中創建的獨立區塊鏈。它們能夠開發 App 專用區塊鏈,每個子網都由其獨一無二的驗證者集合提供支持,這些驗證者可就一組區塊鏈的狀態達成共識。
Cosmos 分區
Cosmos 分區作為獨立的區塊鏈與 Cosmos Hub 相連,相當於 Cosmos 生態系統中的應用鏈。它們採用跨鏈通信 (IBC) 協議在網絡間傳輸數據。
結語
應用鏈是專為滿足特定 App 的特定需求而設計的區塊鏈,其可擴展性和靈活性都比通用區塊鏈更高。應用鏈支持定制,開發人員可選擇適合其 App 的特定參數。因此,應用鏈有助于提高單個 App 的性能和效率,同時減少通用鏈的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