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對心臟不好?喝咖啡或能降低房顫復發風險
喝下一杯咖啡後,很多人會感覺心跳加速甚至心慌,這種體驗讓「咖啡對心臟不好」的觀念深入人心,醫生也常常建議心律不整患者戒掉咖啡。近日一項研究卻發現,印象中會擾亂心跳的咖啡因,可能反而有助於維持心臟節律的穩定。
該研究於11月9日發表在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作者是一支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機構的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一項對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簡稱房顫)患者的隨機臨床試驗,研究人員們發現,每天飲用含咖啡因的咖啡能顯著降低房顫的復發風險。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它會導致心臟跳動不規則、血流異常、增加血栓風險,並可能引發中風和心衰。全球約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一生中可能患上房顫。在以往的認知中,咖啡因常被認為會觸發心律不整。許多患者也表示喝咖啡會誘發他們的房顫發作。
「我們每天都在告訴患者『少喝咖啡』,但其實這個觀點從未被隨機對照試驗證實。」作者們在論文中寫道,之前已經有觀察性研究顯示咖啡與房顫風險無明確關聯,「我們想通過嚴格的隨機對照試驗來驗證,對於房顫患者來說,喝咖啡和戒掉咖啡,到底哪個選擇更好。」
在成功恢復正常心律後,這些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被要求完全停止飲用所有含咖啡因的咖啡及其他飲品。另一組則被鼓勵繼續喝咖啡,每天至少飲用一杯。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於房顫患者,與戒斷咖啡和咖啡因產品相比,每天飲用一杯咖啡與更低的房顫復發率相關。」作者們總結道,「這意味著在醫生的指導下,有房顫病史的咖啡飲用者或許不必再將咖啡視為『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