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AI能耗激增 需要即開即用的緊湊型能源

  • 2025-11-06

朱棣文:AI能耗激增 需要即開即用的緊湊型能源

11月5日,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球能源轉型」分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美國能源部前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在報告中表示,2015年抽水蓄能約佔全球電能存儲的95%,但由於電網及電池的快速發展和成本下降,這一格局正在迅速發生變化。其展示的數據顯示,全球電池儲能容量已從2015年的3.5GW躍升至2024年的69GW。他提到,「中國計劃到2030年增加約260GW的電池儲能,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計劃。」

朱棣文坦言,電池技術的發展超出預期。「五年前我曾預測2030年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可能翻倍,而實際上這個目標已經提前實現。」從2020年到2030年的趨勢來看,電動汽車電池價格正在急劇下降,中國在價格下降的學習曲線方面也處於領先。在鋰、鎳、鈷等原材料需求增長及鎳、鈷價格高企背景下,整個行業正轉向磷酸鐵鋰電池,該技術路線也正在成為當前電動汽車的標準。

他還提到,電氣化提高可能會增加對銅的需求,需要考慮大力推進銅的回收利用,以及尋找具備導電性的銅替代材料。目前,碳奈米管等碳材料在原理上已經驗證能夠實現單位重量下的高導電性。同時,地下碳資源儲量非常豐富,如果能將其轉化為替代銅的高導電材料,將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面對人工智慧推動數據中心能耗激增的挑戰,朱棣文強調,即便有了經濟高效的大型電池儲能系統和氫能技術,世界仍需要「即開即用」的緊湊型能源。他預計,到2035年,美國數據中心耗電佔比將從現在的3.5%增至9%。「現在的科學方案只剩下煤炭、天然氣和核裂變,需要補充的是,核聚變的能源商業化至少還要40年。」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