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財評:「巨型吊牌防退貨」是一個「上策」
近期,「巨型吊牌防退貨」登上熱搜,很多衣服的吊牌做成了A4紙大小。商家坦言,出此下策,是為了應對高退貨率。
公開數據顯示,電商女裝退貨率高達50%至60%,直播的退貨率甚至達80%以上。其中,很多退貨並非質量問題,而是藏著吊牌穿幾天之後,再無理由退貨,「薅羊毛」。所以,商家才做大吊牌,讓人無法不剪吊牌就穿出去。
或許,這並非「下策」,而是遠好於平台提升退貨門檻的「上策」。
女裝退貨率高,其實是電商模式決定的。螢幕上看到的和穿在身上,總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消費者下單,先收貨、試穿,再決定退不退。退貨,實際上起到了實體店試衣間的作用。
正因為有了便利的退貨保障,很多消費者才敢買,甚至衝動型的買,反正可以「先試一試,不行再退」。當退貨不那麼便利,消費者就不敢輕易下單。所以,便利的退貨背後,是繁榮的市場。
硬幣都有兩面,「薅羊毛」隨之產生。除了女裝退貨率高,演出服裝,不剪吊牌,使用後退回的情況,近年來也屢見不鮮。
商家希望賣出後,退貨門檻越高越好。退貨麻煩,消費者就不退了。所以商家抱團呼籲提高退貨門檻。這個輿論壓力之下,今年4月,多個電商平台宣布提高退貨門檻,全面取消「僅退款」,消費者收貨後的退款不退貨申請,將由商家自主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