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能科技新突破!有望打破核電對鈾依賴

  • 2025-11-02


我國核能科技新突破!有望打破核電對鈾依賴

  11月1日,中國科學院對外證實,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下稱「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牽頭打造的2兆瓦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近期成功完成釷鈾核燃料的首次轉換。

  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國際空白——首次獲取釷元素進入熔鹽堆運行後的實驗數據,更讓該堆成為當前全球唯一在運行且實現釷燃料入堆的熔鹽堆,為熔鹽堆核能系統利用釷資源的技術可行性,提供了關鍵初步驗證。

  這座實驗堆於2020年1月正式動工,2024年6月首次達到滿功率運行標準,同年10月又創下全球首次熔鹽堆加釷的紀錄,一系列進展推動我國在國際上率先建成兼具特色與優勢的熔鹽堆、釷鈾燃料循環研究平台。截至目前,該堆整體國產化率已超90%,關鍵核心設備實現100%國產化,供應鏈完全自主可控。

  作為我國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技術的核心代表,釷基熔鹽堆的安全特性尤為突出。不同於多數核反應堆需在高壓環境下運行,它全程在常壓狀態下工作,從根本上消除了高壓爆炸的風險。

  更值得關注的是,核裂變技術雖已實現商業化成熟應用,但核燃料供應短缺問題日益緊迫。自然界中,僅鈾-235可直接作為核燃料,但其在天然鈾中的佔比僅為0.7%。截至2021年1月1日,全球已探明的可開採鈾資源總量約791萬噸,若僅依賴鈾-235供能,最多只能支撐不到100年。我國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鈾資源儲量有限,對外進口依賴度超過70%。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