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弱勢調整 恒生科技指數跌超2% 創新藥板塊逆勢走強

  • 2025-11-01

 

10月31日,港股市場結束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最終10月行情出現明顯回落。

截至收盤,恒指報收於25906.65點,下跌376.04點,跌幅1.43%,10月累計下跌3.53%。

恒生科技指數報收於5908.08點,下跌143.68點,跌幅2.37%,10月累計下跌8.62%。

板塊方面,主要板塊全線回落,半導體、電器設備、煤炭、機械、可選消費、軟件服務等板塊均表現較差。不過,港股創新藥板塊逆勢走強。其中,三生製藥(01530.HK)大漲超11%,映恩生物-B(09696.HK)漲超10%,信達生物(01801.HK)漲超7%,復星醫藥(02196.HK)漲超6%。

消息面上,10月30日,2025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開啟。今年國談在延續醫保目錄常規調整機制的基礎上,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創新藥目錄」機制。券商機構認為,當前中國創新藥產業正以強勁勢頭融入全球醫藥創新體系。從十年前以仿製藥為主導,到如今在全球創新藥商務合作拓展(BD)交易中佔比顯著提升,從「跟跑」「並跑」到在部分領域「領跑」,中國創新藥憑藉政策支持、臨床突破與資本助力,實現了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跨越。

其他方面,盤面上,科網股普跌,阿里巴巴跌超4%,騰訊控股、快手跌超3%,京東、百度、小米跌超2%,網易、嗶哩嗶哩跌超1%;半導體板塊大跌,華虹半導體跌超7%,中芯國際跌超5%;航空股走弱,中國國航跌超6%。

資金方面,截至收盤,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金額超87億港元。

後市展望:

中信證券認為,從恒生指數的股價表現來看,近期指數的下跌或反映「利好出盡」的調整;短期中美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將顯著下降,因此或助力港股市場風險偏好上行。就相關談判結果看,稀土出口管制的延期以及對美出口關稅的降低,可能助推原材料板塊量價齊升;而對美營收佔比較高的港股行業,如資訊科技、必選與可選消費、工業等行業也將受益於出口關稅下調。另外,歷史上2018年11月中美釋放緩和信號,對應人民幣匯率觸底反彈這一情況也可借鑑,若後續人民幣同樣進入升值通道,造紙等板塊或明顯受益。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