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抽象介紹

  • 2025-07-07

 

要點
鏈抽象概念是指通過消除用戶體驗 (UX) 中的摩擦和技術流程來簡化區塊鏈 App 和服務的使用。

鏈抽象可提高 App 對終端用戶的吸引力,有助於開發人員構建支持跨鏈交互的高效 DApp。

鏈抽象面臨著中心化風險、安全風險和潛在的互操作性問題等挑戰。

簡介
區塊鏈交互通常難度較大,令人感到困惑,對新手而言更是如此。本文將探討鏈抽象的概念及其運作方式、優勢與面臨的挑戰以及關於這一概念的常見誤解。

鏈抽象介紹
鏈抽象概念由 NEAR 提出,是指將區塊鏈技術與用戶體驗 (UX) 分離,從而簡化用戶與區塊鏈技術的交互方式。這樣一來,用戶無需了解其正在交互的具體區塊鏈,甚至意識不到自己正在使用區塊鏈。

鏈抽象如何運作?
效率
試想一下這樣一種場景:一部 iPhone 只能向另一部 iPhone 發送消息,而無法向安卓手機發送消息。這種做法不僅效率低下,也不切實際。同樣,用戶應該能夠與不同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 進行交互,不應遇到不必要的障礙。

鏈抽象的目標是消除或隱藏區塊鏈技術的複雜之處,讓用戶能夠專注於其使用的 DApp 的功能和優勢。例如,如果 Sarah 想使用一款名為 XYZ 的新 DApp,則她應不必擔心此 DApp 基於哪個區塊鏈構建。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她只希望該 DApp 能夠正常運作並達到目的即可。

類似地,每天有數百萬人使用互聯網,但只有一小部分人了解互聯網背後的技術及運作原理。只要互聯網能夠按預期運作,為用戶帶來價值,普通用戶就沒有理由完全掌握其技術細節。

交易
設想一下,只需使用一個 DApp,您即可輕鬆跨多個網絡進行交易,探索不同的服務。例如,假設 Sarah 打開其手機上的 XYZ App,點了一杯咖啡,然後看到她最喜歡的服裝店在打折。她買了一雙鞋,獲得的獎勵作為非同質化代幣 (NFT) 存儲在以太坊上。後來,她注意到她的獎勵關聯了一項特別優惠,於是買了一張活動門票,此門票也是 NFT,但基於 BNB 智能鏈 (BSC) 運作。

鑑於上述所有交易都可以在同一個 App 中進行,Sarah 無需管理多個錢包,也無需切換網絡或直接處理交易手續費。這種深度跨鏈交互是鏈抽象的最終目標。

鏈抽象的優勢
整合流動性
流動性通常局限於特定區塊鏈內部,難以供用戶和開發人員訪問和使用。鏈抽象通過實現跨不同區塊鏈的流動性訪問來解決這一問題。

假設 John 希望出藉其所持代幣以賺取利息收益。如果不同區塊鏈間的流動性相互獨立,他就需要在其代幣所在的特定區塊鏈上找到一個支持出借代幣的平台。然而,借助鏈抽象,John 可以在整合了多個區塊鏈流動性的平台上出借其代幣。這可能會為該平台帶來更多用戶,也會為 John 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利率。

簡化開發流程
借助鏈抽象,開發人員能夠靈活構建 DApp,無需受限於特定區塊鏈的限制。

開發人員可以將以太坊出色的智能合約功能與 Polygon 的高成本效益優勢相結合。例如,Decentraland 基於 Polygon 網絡構建,其用戶可領取、購買及出售其可穿戴設備,還可利用其可穿戴設備換取頭像,無需支付任何交易手續費。值得注意的是,Decentraland 之所以完全免除了手續費,是因為結合了多種功能。Polygon 上的交易僅收取少量手續費,但並非完全免費。

鏈抽象面臨的挑戰
中心化風險
要實現鏈抽象,需要創建一個界面,供用戶與各種區塊鏈 App 進行一站式交互,從而提升用戶體驗。不過,人們擔心該界面可能會出現單點故障。

安全風險
每個區塊鏈都有自己的安全協議。如果將它們合併到一個界面中,就很難確保所有安全措施都得到落實。如果實施不慎,新的鏈抽象界面可能會給單個區塊鏈帶來風險。

互操作性問題
確保不同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是鏈抽象所面臨的另一項挑戰。不同的區塊鏈採用了獨特的共識算法和智能合約語言,因此很難創建一個能在所有網絡上完美運作的界面。例如,為以太坊網絡編寫的智能合約便無法與 Solana 網絡直接兼容,因為二者的編程語言和底層技術存在差異。

關於鏈抽象的常見誤解
鏈抽象消除了區塊鏈之間的差異
雖然鏈抽象涉及簡化跨鏈交互,但各區塊鏈的獨特功能仍保持不變。鏈抽象通過簡化技術流程並使之自動化來改善用戶體驗,但不會直接改變區塊鏈的基礎架構。

鏈抽象僅涉及跨鏈交易
促進不同區塊鏈間的交易是鏈抽象的一大重要功能,但不是其唯一的用途。鏈抽象還可用於簡化 DApp 的使用、智能合約的部署及跨區塊鏈數據檢索。

結語
鏈抽象是指是簡化不同區塊鏈網絡之間的交互。鏈抽象的優勢包括整合流動性和簡化開發流程。但同時,它也面臨著中心化和安全風險以及潛在的互操作性問題等挑戰。儘管如此,鏈抽象仍可為實現用戶友好的可互操作區塊鏈生態系統鋪平道路。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