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2日,Kadena 團隊宣布,由於市場環境不利,將即刻停止所有業務運營和活躍維護。團隊對所有支持者表達感謝,並表示遺憾無法繼續推廣這一獨特的去中心化項目。Kadena 原生代幣 KDA 當日跌超60%。
Kadena 是什麼項目?為何突然宣布停止運營?對行業有何啟示?
一、來自“摩根大通系”的明星——Kadena
Kadena 成立於 2016 年,主網於 2019 年 10 月上線,由華爾街資深人士 Stuart Popejoy 和 Will Martino 創立,前者是紐約摩根大通區塊鏈開發團隊的負責人,後者曾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工作,並全職致力於 Kadena 項目的相關工作。他們曾共同開發過摩根大通的私鏈系統 JPMorgan Kinexys,後來創業做了 Kadena 項目,希望打造一個既擁有高性能,又擁有去中心化安全性的區塊鏈。因此,Kadena 在當時可以被稱為“摩根大通系”的明星項目。
Kadena採用Chainweb架構 —— 即多條並行鏈協同處理交易,以此實現高吞吐與低擁堵;並推出自研智能合約語言 Pact,主打“安全、可審計、可人讀”的智能合約設計理念。Kadena 提供混合區塊鏈架構,包括公有鏈和私有鏈解決方案。公有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適用於廣泛的公共和商業應用;私有鏈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安全、可控的區塊鏈環境,適合處理敏感數據和內部業務流程。Kadena 的設計初衷,是希望能成為企業與公鏈之間的橋樑。
KDA 是 Kadena 區塊鏈的原生加密貨幣,用於支付交易費用、激勵礦工以及參與平台治理。KDA 代幣的初始分配為:70% 給礦工、20% 用於平台儲備、 6% 給開發者、3% 給貢獻者、1% 銷毀。
2021年11月,KDA 曾迎來高光時刻,價格暴漲至將近25美元,此後回落至5美元以下。
受 Kadena 宣布停止業務運營的消息影響,KDA 價格驟跌,24小時跌幅超60%,截至發稿報0.06187美元。
二、Kadena 為何停止運營?
Kadena 在 X 上發布了一條推文,闡述了 Kadena 不再繼續運營的原因——市場狀況。
我們很遺憾地宣布,Kadena 組織將無法繼續運營,並將立即停止所有業務活動和 Kadena 區塊鏈的維護工作。
我們衷心感謝所有與我們攜手共進的人們。由於市場狀況,我們無法繼續推廣和支持這一獨特的去中心化產品的採用,對此我們深感遺憾。
我們已通知全體員工,我們將停止運營。我們保留了一個小型團隊來處理這段過渡和逐步關閉的時期。如有任何疑問或顧慮,請聯繫 operations@kadena.io。
Kadena 區塊鏈並非由公司所有或運營。作為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基於工作量證明的智能合約區塊鏈,該網絡由獨立礦工運營,而鏈上智能合約和協議則由其維護者獨立管理。
為了確保運營的連續性,我們將很快提供一個新的二進制文件,以確保無需我們參與即可不間斷運行,並鼓勵所有節點運營商盡快升級。
至於 KDA 代幣和協議,即使我們缺席,它也將繼續運行。正如我們最新的代幣經濟更新 (https:/medium.com/kadena-io/clarification-to-the-2021-token-economics-update-c3502aa50fa1) 中所述,超過 5.66 億 KDA 將作為挖礦獎勵發放,持續到 2139 年;而平台發行的 8370 萬 KDA 將在 2029 年 11 月解除鎖定。我們已準備好與 Kadena 社區合作,探討如何協助社區治理和維護的過渡。我們將及時發布更新信息。
我們衷心感謝所有與我們一起走過這段旅程的團隊成員、社區成員和合作夥伴。祝願大家未來一切順利。
據Cbin Sights數據顯示,Kadena項目的籌資總額將近1500萬美元。
這一數額在公鏈賽道並不顯眼。除了古早項目以太坊之外,Solana、Avalanche、Near、Aptos、Sui等項目融資額均超過3億美元。
且結合上文所述的KDA幣價從2022年4月之後長期處於5美元以下水平,甚至自2023年4月後長期徘徊在1美元以下水平,十分不景氣的“市場狀況”確實是Kadena選擇銷聲匿跡的主要原因。
三、Kadena 的爛賬
早在今年1月時,Kadena還曾宣布與Ownera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通過此次合作,Kadena將利用其高性能的區塊鏈技術支持Ownera的IOWN Tokenization Platform,旨在為全球企業提供安全、高效的數字資產發行和管理解決方案。7月18日,幣安還曾發布公告:Binance將支持Kadena(KDA)網絡升級及硬分叉。
短短三個月後,Kadena 選擇隱退公鏈江湖,並留下一筆爛賬。
不必說距離2139年的大夢想遙遙無期,用戶就連2029年的8370 萬 KDA解鎖都等不到了。根據Kadena的公告,“超過 5.66 億 KDA 將作為挖礦獎勵發放,持續到 2139 年;而平台發行的 8370 萬 KDA 將在 2029 年 11 月解除鎖定。”Kadena公鏈“出師未捷身先死”,早期投資者和長期持有者面臨巨額資產縮水的困境。
另外,公告說明“該網絡由獨立礦工運營”,即在 Kadena 網絡中,礦工是核心參與者。Kadena 放棄運營的消息發布後,礦工因為代幣價格暴跌、沒有官方技術支持等原因,也將退出挖礦。導致網絡算力下降,進一步加劇網絡安全風險、交易延遲。雖然官方已經說明:“為了確保運營的連續性,我們將很快提供一個新的二進制文件,以確保無需我們參與即可不間斷運行,並鼓勵所有節點運營商盡快升級”,但迄今為止,Kadena尚未拿出可以服眾的解決方案。
最後,雖然Kadena已經說明將“與 Kadena 社區合作,探討如何協助社區治理和維護的過渡。”但後續若網絡有較大的技術漏洞時,社區真的能扛起重任嗎?並且Kadena生態本就不甚完善,若失去了官方資源的推動,市場信心將更低,甚至不會再有新的資金和技術參與者、普通用戶關注到該項目,最終Kadena將難免成為“殭屍網絡”的厄運。
四、帶給行業的反思
1.落地應用與真實用戶才是王道
Kadena 即使有著亮眼的“摩根大通系”背景,並推出過Kaddex、在官網中設想過“資產代幣化、發債、房地產、藝術品”等場景,但始終缺乏能吸引大量用戶的真實的落地應用。因此生態冷清、幣價持續走低。反觀以太坊、Solana等公鏈,要么是有優質的開發者社區和DApp,要么打造了“高性能”、“低成本”的優質用戶體驗。因此,公鏈賽道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和背景,還需要真實的用戶數量和切實的落地應用作為生態支撐。沒有應用和用戶,就不存在夢想。
2.資金儲備與運營缺一不可
Kadena 僅籌集1500萬美元,與上文提及的諸多公鏈動輒超過3億美元的融資金額相比,其抗風險能力無法勝過公鏈對手。加密貨幣市場週期起起伏伏中,較少的資金儲備無法保證團隊的持續運營。且與其他熱度較高的公鏈相比,很少聽見Kadena的聲音,在運營情況也不景氣的常態下,項目崩盤似乎早已注定。
3.區塊鏈行業基本格局已成
隨著加密行業逐漸走向成熟,各大赛道基本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在公鏈賽道,諸如以太坊、Solana等巨頭已經搶佔了大部分的用戶,並可以基本滿足行業需求。其他的後來者很難建立屬於自己的用戶群體並實現盈利。
結語
Kadena 項目的終結並非完全讓人扼腕惋惜,這一案例也反映了區塊鏈行業去除泡沫、回歸本真的大趨勢。在“公鏈大戰”的時代,無數公鏈崛起,又悄然落幕。但最終,行業本身卻朝著更加理性、務實的方向愈發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