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鉅額AI投資何時能回本?大摩給出答案:2028年!
人工智慧(AI)是2025年推動市場發展的故事,但隨著企業在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巨額資金,一些投資者開始擔心:所有這些支出都值得嗎?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本週給出了一個令人放心的答案:這波支出熱潮很快就會收回成本。該行表示,到 2028 年,鉅額資本支出可能會對公司收入產生積極影響。
近段時間以來,僅OpenAI一家公司就宣布了與科技巨頭的大量交易,與甲骨文(Oracle)、輝達(Nvidia)和超微半導體(Advanced Micro Devices)建立了重要合作關係。這家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正在加大對晶片和資料中心的投資,量級達到兆美元級,以支持其快速增長的基礎設施。
在最新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摩根士丹利全球研究總監Katy Huberty分享了一份關於人工智慧技術支出擴散的圖表。它展示了一群高度聯繫的科技公司,大量資金要麼通過OpenAI流動,要麼從OpenAI流出。
「我們自下而上的分析表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的技術團隊預測,按典型軟體利潤率計算,2028年人工智慧軟體收入將達到1.1兆美元。」
這表明當前投入的資本具備可觀的回報潛力。報告總結稱,儘管AI支出規模巨大,但審慎的執行與收入增長仍是維繫動能的關鍵。
大摩的預測表明,當前的人工智慧支出浪潮是一個較長期利潤週期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些人開始擔心的投機泡沫。該行還預計,到2028年全球相關支出將接近3兆美元。
而如果上述收入目標被證明是正確的,Huberty的團隊認為,人工智慧熱潮將繼續推動如今在該領域大舉投資的公司的成長。
此前,晨星等公司的分析師推測,隨著時間的推移,亞馬遜、微軟和Alphabet等科技公司龐大的人工智慧資本支出,可能會對它們的股價產生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