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正在成為全球表現最令人矚目的主要資產之一。國慶假期期間,倫敦金高歌猛進,價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漲幅超過4.6%,年初至今漲幅則超過50%。同期,COMEX黃金也刷新歷史新高至4071.5美元/盎司。
而在國慶長假期間國際金價屢創新高後,10月9日開市,國內黃金ETF、黃金股ETF當即迎來強勢補漲。截至10月9日收盤,全市場14隻黃金ETF平均單日漲幅達4.48%,黃金股ETF則平均漲超9%,更有5隻黃金股ETF新晉成為「翻倍基」,年內漲幅比肩港股創新藥。
連創新高的金價背後,蘊含著全球避險需求上升和美元信用度下降的雙重信號。站上4000美元後,黃金還適合佈局嗎?
9月以來黃金ETF規模增超209億元
數據顯示,10月9日,全市場14隻黃金ETF開盤即衝高,截至收盤平均單日漲幅達4.48%,單日總成交額接近129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華安黃金ETF單日成交額近70億元。
伴隨金價上行,黃金產業鏈上相關個股的走強,也讓素有「金價放大器」之稱的黃金股ETF回報率高歌猛進。
截至收盤,SSH黃金股指數單日漲幅達6.41%,市場上掛鉤該指數的6隻黃金股ETF則進一步跑出超額。其中,華安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旗下黃金股ETF以突破10%的單日漲幅領跑ETF市場,其餘4隻黃金股ETF日內也分別上漲8.95%-9.47%不等。
相較黃金ETF,黃金股ETF的交投顯著更為活躍。數據顯示,上述6隻產品日內平均換手率達到24%,總成交額合計突破1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從年初計算,5隻黃金股ETF在10月9日新晉成為了「翻倍基」,即年初迄今漲幅超過100%。當前,全市場年內收益「翻倍」的ETF總共僅有10隻,其餘均為掛鉤港股創新藥指數的相關產品。
隨著國內金價突破前高,相關產品持續獲資金佈局,全市場的產品規模也顯著擴容。
9月內,前述14隻黃金ETF共獲得了56億元的總淨流入。不過資金在不同產品間的走向也有所分化,整體呈現出半數基金獲淨流出、半數獲淨流入的態勢。
具體來看,華安、國泰和華夏旗下的黃金ETF以53億元、12.41億元和7.8億元的淨流入規模排名前三。博時和易方達旗下的黃金ETF,同期則分別出現8.6和7.9億元資金淨流出,是同類ETF中資金淨流出最多的兩隻產品。
整體規模方面,截至10月9日,全市場黃金ETF總規模1694.85億元,相較9月初增長209億元。其中,共有5隻黃金ETF規模突破百億元,規模最大的華安黃金ETF最新規模為682.63億元,在10月正式突破了600億元關口,相較9月1日則增長108.62億元。
國泰黃金ETF和博時黃金ETF作為規模在200億元量級的基金則緊隨其後,同期分別取得了29.54億元和23.62億元的規模增長。
黃金ETF的此輪補漲,背後依然是黃金9月行情的延續。在多方機構觀點看來,金價狂飆背後,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危機的持續是直接因素之一。同時美聯儲9月份的降息決策也曾引發金價短期回調,但市場對政策寬鬆的預期依然強勁、並對金價形成利多。
全球央行對黃金的增持熱情也並未減退。據IMF和中國央行數據,目前全球各國貨幣黃金持有量已超過全球官方儲備的1/5。10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還顯示,我國9月末黃金儲備報7406萬盎司,環比增加4萬盎司,為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
年內「三浪」行情後仍具上漲邏輯
2025開年迄今,金價已連續突破多個整數關口。在今年1月初與4月初,國際金價曾接連迎來兩輪迅猛上漲行情,價格從2600美元/盎司快速攀升至3400美元/盎司。
而9月以來,現貨黃金價格又迎來第三輪行情,接連從3500美元不斷向上突破整百關口,最終在10月站上4000美元歷史高點。
黃金ETF全年的資金流入走向也與黃金市場表現高度相關。華泰證券研究所則回顧指出,1-4月境內黃金ETF以資金淨流入為主,其中在4月份的階段性高點,黃金ETF單周資金淨流入最高達到180億元。
5月-8月期間,黃金ETF資金流以窄幅波動為主。8月以來,金價重啟上行趨勢,部分資金獲利了結,減倉離場,黃金ETF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資金流出。而當前隨著國內金價突破前高,黃金ETF又重現單周資金淨流入態勢,部分投資者開始對黃金進行追高。
站在2025年四季度的開端,國際國內機構對於金價的後市表現仍持樂觀態勢。
記者注意到,對於今年年底的金價,瑞銀曾在近期報告中做出了4200美元/盎司的預測,背後基於基本面和動能的雙重支撐。
「美聯儲的降息路徑、地緣政治風險的演變以及全球經濟穩定性將是關鍵變量。如果美國政府關門持續,法國危機深化,或貿易摩擦升級,黃金的避險需求將進一步爆發。但需警惕潛在風險,如美聯儲若因通脹反彈而暫緩降息,黃金短期可能面臨回調。」瑞銀表示。
無獨有偶,高盛集團曾在10月6日將2026年12月的金價預期,從此前的每盎司4300美元上調至4900美元。在高盛看來,快速增長的西方ETF倉位、重新加速購金的各國央行以及投機倉位的提升,是黃金的三大「堅定買方」。
華安基金基金經理許之彥同樣認為,展望後市,黃金的上漲邏輯並未改變。「整體而言,儘管當前漲幅已經較大,但美聯儲寬鬆週期延續、地緣政治風險及投資需求流入等因素,將推動金價維持高位震盪偏強格局。」他指出,「不過短期我們仍要關注美國政府停擺的變化。若重新恢復秩序,則可能短期的避險情緒有所消退。」
在黃金股方面,當前國內金礦股漲至高點,也引發市場對於估值方法和估值空間的疑惑。不過中信證券在近期觀點中提出,定性和定量兩個層面,依然均看好國內黃金股的配置價值。
「我們認為,一是方向上,金價上漲動能充足疊加金礦企業產量加速釋放,量價齊升有望推動板塊PE繼續向上修復;二是空間上,國內金礦股在現金流和資源維度被顯著低估,未來兩種估值方法的國內推廣有望促進重估。」中信證券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