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新一輪關稅來襲 影響將有多大?
9月25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布,自10月1日起,對重型卡車、建材、傢俱、專利藥品等進口商品徵收25%-100%不等的關稅,藥品關稅不適用已經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的經濟體。9月29日,特朗普又表示,將對所有在美國境外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此外,9月初,美國商務部稱已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機器人、工業機械和醫療設備的進口啟動了調查。
「比如,此次對專利藥品徵收100%關稅,反映了共和黨議員在疫情期間的擔憂——美國醫療供應鏈遭到破壞。不過,鑑於美國無法完全替代國際藥品供應鏈,部分產品將獲得豁免。」惠譽解決方案旗下研究公司BMI首席經濟師塞德里克·謝哈卜 (Cedric Chehab)對界面新聞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羅振興也對界面新聞表示,相對於『對等關稅』影響整體貿易,行業關稅針對某個行業,因此負面影響相對較小。而且,行業關稅面臨兩大制約因素,一是美國國內利益集團的反對,可能推動修改或者豁免的出現,二是金融市場的負面表現。
今年4月開始,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推出『對等關稅』,對數十個貿易夥伴加徵了10%-25%不等的關稅。不過,這一政策正面臨美國國內司法挑戰。5月底,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特朗普無權根據IEEPA徵收對等關稅、芬太尼關稅等,禁止其生效。隨後,特朗普政府上訴至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後者暫停了前述禁令。8月29日,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以7票贊成、4票反對的結果,維持了國際貿易法院5月份的裁決。特朗普政府已經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