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銀預測:黃金與比特幣未來或同列央行儲備
黃金和加密貨幣在短期內走勢迥異,但德意志銀行認為,兩者未來幾年有望並肩發展。
「到2030年,央行資產負債表上可能同時出現黃金和比特幣的身影,」德銀分析師Marion Laboure與Camilla Siazon在最新報告中寫道。
這一樂觀判斷出現在比特幣週一跌破11.3萬美元之後,而黃金當天則創下每盎司3703美元的歷史新高。這種背離走勢凸顯出加密貨幣等高風險資產與傳統避險資產的短期差異。
比特幣雖然在週一回調,但整體表現仍具韌性。德銀分析師稱,比特幣在8月創下新高後,波動率降至歷史低位,表明機構投資者接納度持續提升。
雖然黃金長期以來一直在外匯儲備組合中佔據主導地位,但德銀分析師認為,審慎配置比特幣可與傳統資產形成互補。
「儘管全球黃金儲備規模不斷上升,但央行對黃金的需求仍然保持高位,」Laboure和Siazon寫道。「高通膨、地緣政治不穩定和去美元化趨勢,再加上監管對加密貨幣的支持,都令當局愈發重新評估儲備結構。」
部分市場觀察人士依舊謹慎。比特幣的劇烈波動意味著其作為對沖工具存在風險,尤其在市場動盪時。相比之下,黃金則繼續憑藉長期避險記錄,在不確定時期獲得投資者青睞。
不過,德銀補充道:「只要我們還是人類,比特幣和其他另類資產很可能會繼續與傳統資產競爭,吸引我們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