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如何買股票的?
在2003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提到了伯克希爾是如何買股票的。
巴菲特如何買股票
當查理和巴菲特買入股票的時候,他們認為買的是企業的一小部分,所以他們對於買入股票的分析和購買整個企業的分析非常相似。
他們先判斷他們是否可以合理估計出公司未來五年或更長一段時間的盈利水平,大概處在什麼範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該股票的市值相對於我們對其盈利估計範圍的下限,依然算是合理的價格,那麼他們就會買入。
很多情況下,他們無法估計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那麼他們就去研究其他有前景的機會。
在他們合作的54年中,從未因為宏觀或政治環境的因素而放棄有吸引力的機會,因為他們是微觀基本面投資者。
很多個人投資者都是依靠打工積累的投資資金,從來沒有參加過收購企業的投資活動,如何能夠像購買一家企業一樣分析公司呢?
我的建議是,可以參考同行業公司的債券評級報告,看看債券評級公司是如何分析整個行業和公司基本面的;另外,行業裡面發生兼併收購的時候也是學習行業知識和基本面的重要時刻,可以搜集相關信息來了解整個行業的情況。
當然,也可以參考巴菲特是如何進行股票研究的。
巴菲特如何研究股票
巴菲特說:「我每次只會關注一個行業。對於這個行業,我會投入約半個月的時間,盡量了解這個行業的方方面面,積累必要的知識,形成我對這個行業的個人見解。我不會盲目地依賴任何『常識』或『傳統智慧』,這些內容很可能是道聽途說,是沒有實際依據的誤導。對行業的所有性質和特點,我都要自己梳理一遍才能放心。」
「比如說,我要研究一家保險公司或一家造紙廠。我會假設自己剛剛繼承了這家企業,並且這家企業是我手中唯一的資產,我別無選擇,只能努力經營這家公司。我會問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怎麼辦?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哪些方面是我應該擔心的?我的競爭對手是誰?我的客戶群又是一些什麼樣的人?找到答案以後,我會走出辦公室,找到我的客戶、我的競爭對手以及其他相關的人,與這些人進行交談和溝通。看看和競爭對手相較而言,這家企業的優勢和弱勢在哪裡。如果你能做到上述這些內容,你就會對一家企業的經營和業務有一個相當深入的了解,你了解的深度甚至會超過這家公司的管理層。」
這是巴菲特的研究方法,我也正在琢磨和使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