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代幣化,從上鏈邁向流動性的RWA金融化終局

  • 2025-09-23

 

RWA(現實世界資產)上鏈正在成為加密世界的重要敘事,但僅僅完成代幣化,並不能釋放其真正潛力。將股票、債券等資產數位化,只是為其賦予跨地域流轉和鏈上儲存的可能性,而核心在於如何讓這些代幣化資產真正「活」起來,成為可組合、可衍生、可流動的金融組件。

在傳統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根基往往來自衍生品體系。以美股為例,期權、期貨等工具不僅加深了市場深度,也提供了風險對沖與多樣化策略,吸引了更多機構資金。但目前的 RWA 市場,用戶購買的代幣化資產大多只能「持有」,缺乏借貸、質押、套利等金融化功能,這意味著它們仍停留在「靜態資產」的階段,資本效率無法釋放。

更棘手的是,RWA 市場還面臨流動性割裂的難題。不同發行方推出了各自的資產代幣版本,導致市場深度被稀釋,用戶和協議難以整合,生態難以規模化。這種局面與以太坊早期 Layer2 的流動性孤島如出一轍,亟需統一標準與可信賴的資產源頭。

因此,RWA 的發展方向應當是 RWAFi(RWA 金融化)。這不僅是技術突破,而是體系性的升級,包括安全託管、跨鏈清算、標準化協議和豐富的 DeFi 模組聯動。一旦資產被金融化,便能作為抵押物參與借貸,產生現金流,並通過衍生品和結構化設計滿足不同投資需求。以房地產為例,未來它既能作為抵押品融資,也能將租金收益透明分配,甚至分離出「增值權」與「收益權」,衍生出多樣化的金融產品。

當納斯達克、貝萊德等傳統巨頭入局並推動標準化代幣發行,RWA 將逐步突破「上鏈即終點」的局限,走向更具想像力的「資產樂高」時代。屆時,抵押、借貸、穩定幣、ETF、期權等模組都將在現實資產的基礎上被重新組合,開啟一個超越 DeFi Summer 的宏大金融實驗。

RWA 的未來,並非單純把現實資產放到鏈上,而是讓它們成為鏈上金融體系的底層積木。當這些資產真正被用起來,DeFi 的新篇章才會由此展開。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