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股市避免重大虧損?
股神巴菲特有三條投資原則:「第一條是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條是永遠不要虧損;第三條是永遠不要忘記前兩條。」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永遠不會虧損呢?
答案是:把自己的股票賬戶按照指數的編制規則來管理,這樣就可以做到永遠不會虧損了。
比方說,道瓊斯指數上漲了129年,依然沒有虧損過;標普500指數上漲了97年,依然沒有虧損過;中國A股的國證A50指數上漲了20年,沒有虧損過;茅指數上漲了29年,沒有虧損過。
如何在股市避免重大虧損?
「永遠不要虧損」是投資的鐵律,投資者首先應該關注的不是能賺多少錢,而是要讓自己一直處在永遠不會虧損的投資機制當中。
對於任何一個不成熟的投資者來說,股市短期的暴漲看起來激動人心,但其實在股市上賺錢並非易事——「七虧、二平、一賺」始終是全球股市投資者的盈虧比例。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人在股市都會出現嚴重的虧損呢?
因為這些投資者沒有按照指數的編制規則來管理自己的股票賬戶,而且長期習慣性地買垃圾公司,並把高質量的公司排除在投資組合之外。
價值投資大師帕特·多爾西在《股市真規則》一書中,提出了5項可量化的上市公司質量標準,不符合這些標準的公司最好排除在投資組合之外。當然,這只是投資的第一步,但它至少能避開大部分可能讓你「踩雷」的公司。
1. 不買小市值股和次新股
首次公開發行(IPO)的股票不值得花大量時間研究,因為公司只有在認為能賣個好價錢時,才會向公眾發行股票,所以IPO股票幾乎沒有便宜貨,泡沫嚴重。
大多數IPO公司處於創業初期,經營記錄短,管理經驗不足。
普通投資者應避免:上市時間<10年、最高總市值<1000億的小市值公司。
2. 不買連續虧損的公司
這條標準看似簡單,但能避開很多麻煩。常見情況是,一直虧損的公司突然宣布「激動人心的消息」,例如研發某種罕見病新藥,或推出前所未有的新產品。
遺憾的是,這類股票可能經常出現在你的投資組合裡,但它們通常只依賴單一產品或服務,而該產品的最終生存能力無人知曉——可能讓公司成功,也可能讓公司破產。這類公司失敗的案例遠多於成功。
普通投資者應避免:連續虧損的公司,應選擇淨利潤連續增長≥20%的公司。
3. 不買每股經營現金流為負的公司
快速增長的公司有時會在產生現金流之前報告利潤,但任何公司最終都必須產生現金流。經營現金流為負的公司,最終只能通過發債或增資來融資,這會增加公司風險。
普通投資者應避免:賺「假錢」的公司,每股經營現金流是關鍵指標。
4. 不買淨資產收益率(ROE)過低的公司
ROE是高質量公司的第一道門檻。如果一家公司10年中有5年ROE低於20%,它可能不值得深入研究。
普通投資者應避免:ROE<20%的公司。
5. 不買財務槓桿過高的公司
需特別警惕負債過高的公司,因為它們的資本結構通常很複雜。如果資產負債率>50%,在宏觀週期轉變時,可能面臨資金斷裂風險,甚至破產。
普通投資者應避免:資產負債率>50%的公司。
總結:如果一家公司符合以上5大標準,且是行業龍頭,風險就會小很多,至少不會有永久性本金損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