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理論】第六章 「是」與「應該」

  • 2025-07-12

求是先生關心的是應該會出現什麼。多數操作者一心一意關心的也是,什麼事情應該發生。所有基本面的考慮,都是基於什麼事情應該會發生。如果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充裕,那麼市場應該下跌。如果收成不佳,那麼需求量會大於供給量,價格應會上漲。如果艾略特波浪還有一隻腳沒完成,那麼市場應會上漲。如果相對強弱指數(RSI)高於 80,那麼市場應該會反轉向下,我們的思想一直圍繞著什麼事應該發生而打轉。  

 

圍繞著市場應該怎麼做。但是在市場上,這些事一點關係也沒有。重要的是目前發生的是什麼事......意思是說,我們注意的是「目前」的價格「是」怎麼樣。  

 

史洛門說的話更有力量:  

「如同所述,最偉大的秘密和原則,總是最簡單。簡單的事一再為人們所忽略;由於它太過明顯,以致人們視而不見。」  

 

如果我們真的好好想一想,我們將發現,市場之中唯一要緊的,是目前他往哪個方向走。其他每件事都--完全--無關緊要。如果世界上每個系統和方法都說某一特定市場此刻應該下跌,而事實上他卻在上漲--那麼上漲才是目前的走向。這才是最要緊的事。  

 

再說一遍: 凡是表示市場應該怎麼表現的一切說理, 絕對無關宏旨: (註: 不一定錯誤, 只是毫無關係罷了。  

唯一要緊的是,市場目前實際的表現。  

是的,這表示我們喜歡運用的市場分析和思考方式,通通得丟到垃圾堆裡-不只是降低其重要性或部分捨棄,而是要徹底丟光。  

 

為什麼?因為兩者水火不容。如果我們使用某種系統或方法—即使只是部分使用,稍微利用,或者「只是看看它在說什麼「—我們就沒有辦法全神貫注,注意市場目前的動向。  

 

「眼前」勝過其他人之處,在於她對市場一無所知,因此無所牽掛。所以她能直接看清市場,沒有迷霧或濾光鏡干擾視野。  

Go Back Top